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为响应国际考古日的号召,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以下简称考古系)师生在玉泉路校区举办系列活动,通过实践体验、有奖问答、实验室参观等方式,向公众介绍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考古系近年来的主要成果。活动受到全校师生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辨识五谷活动吸引了很多同学,经过之前几次活动中的教学,大部分同学都能辨认出五谷的形态。这一次同学们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五谷,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比如哪些谷物是在中国本土驯化的,哪些是外来的,它们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等等。考古系同学一一解答这些疑问,同学们受益匪浅。
贝壳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在本活动中,同学们也体验到了在贝壳上作画的乐趣。同学们有的模仿文物画出了古朴的图案,有的画上流行元素,还有的用画作向家人朋友表达祝福,古老的绘画形式在同学们笔下焕发新的生机。很多同学画完一个后意犹未尽,又多画了几个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檀香氤氲中,考古系同学向大家讲述了法门寺香料的研究过程,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展台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香料,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学分辨出了自己国家的常用香料,而当他们得知这些香料在唐代长安附近的法门寺地宫中就有发现时,纷纷表示惊讶。经过介绍,中外同学们对“一带一路”上的商贸与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次活动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扫描二维码参与答题,题目的答案则藏在各个展板中。通过认真学习展板,不少同学交上了满分答卷。在这一环节中,大家不仅了解了科技考古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主要目的,还认识到了相关成果在考古学中的意义,收获颇丰。
实验室开放活动也吸引了许多同学,大家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实验室中各设施的原理、功能、用途和主要成果提出了相关问题,在与考古系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样品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的意义。有些同学来自分析化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经过本次参观交流,也深受启发。
本次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圆满落幕,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认识到了考古学的意义,增强了对考古学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相信大家会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