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科学技术,鉴古开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600名科技史研究者齐聚一堂,迎来了年会的第五次举办。
大会开幕式
【一】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韩启德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董军社,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理事长、国际科技史学会前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刘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主持。
韩启德致辞
韩启德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应该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弘扬科学文化一定离不开科学史,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传承。这些年来,对于科学史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个学校都越来越重视,但是还非常不够。韩启德认为,“如果真重视了,只有一个标准,就看我们的大学是不是把科学史作为所有理工、医、农、文科的必修课。”韩启德强调,当前科学史正在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韩启德期待与会专家在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号召组织下更加奋发有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进展致辞
王进展在致辞中希望学会和年会更加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高水平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促进学术繁荣,涵养优良学风,实现科技史领域更加灿烂的百花齐放;更高质量推动学科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史的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王进展表示,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董军社致辞
董军社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历程,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积极支持我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包括发起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推动科技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过学会历届领导和全国科技史界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支撑我国科技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方面军。董军社表示,学校作为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共建单位,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的学术组织和交流活动,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刘钝致辞
刘钝在致辞中通过实例介绍了科学史家和科学界的联系,强调应该跟科学家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刘钝认为,中国科技史学会从2017年开启学术年会到今天第五届,反映了科学技术史学科欣欣向荣的一个局面。相关研究中心从中国科学院扩展到多所高校,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年轻人在成长,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希望这个状态能保持下去,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团结起来认真做学问。
孙小淳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院长曲安京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石云里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与医学史系主任张藜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郭世荣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和多位常务理事、理事及监事会成员出席开幕式。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蒋育燕教授,山西大学原副校长高策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张大庆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晖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卢勇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胡化凯教授、施郁教授,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许小峰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教授,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杨小明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高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主任王扬宗教授、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杨益民教授、副主任蒋洪恩教授,以及诸多来自全国各高校科学技术史学科点的领导专家莅临现场共襄盛会。
年会合影
【二】
本次会议就科学技术史相关的议题展开广泛研讨,包括26日上午和27日下午两轮13场大会报告,以及22个分会场的426个报告。开幕式结束后,第一轮6场大会报告在学会副理事长潜伟教授主持下正式开始。
潜伟教授主持第一轮大会报告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曲安京教授以“历史学的数学化与数理考古”为题首先开讲。历史学研究是否应该数学化,能否数学化,如何数学化?围绕这些问题,报告人以近年来的数理考古实践为例,尝试探讨历史学研究数学化的一种路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张大庆教授的报告“现代医学史研究的三大论题”,回顾了奥斯勒论题(Osler Thesis)关注医学进步对人类健康的促进,麦基翁论题(Mckeown Thesis)主张以更广泛的视角来研究人类健康状况的变化,伊里奇论题(Illich Thesis)则提出应警惕日常生活的医学化、社会的医学化等所导致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曲安京教授 |
张大庆教授 |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以“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为题报告,认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有启蒙与救亡双重主题。用“救亡压倒启蒙”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科技史界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为主,而新世纪启蒙话题,弥补“理解科学”的百年重大缺失、突现科学的文化维度成为新的时代要求,为今天恢复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与西方科技史研究赋与合法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石云里教授的报告“灵龟封豕,玉里乾坤——凌家滩先民的时间和空间意象新探”,考察了距今5800—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几件玉器及其与天文现象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结合文献、形态与古星象的分析,认为当地居民已经把他们所崇拜的猪的形象放到了天上,将猪形星座作为春天到来的天文征候。该星座就是后来文献中记载的天豕,最终被纳入二十八宿系统,成为其中的奎宿。
吴国盛教授 |
石云里教授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的报告“青铜资源流通和三代国家治理问题”,研究了中国青铜冶铸技术的起源、本土化以及青铜器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认为中原地区选择铜器作为文明物化标志是历史必然。从金属资源流通的角度,可对夏商周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进行整体观察,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卢勇教授的报告“阶段与使命——我国农业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将百年来的农业遗产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以古农书为农业遗产的核心内涵,第二阶段向技术史、经济史研究转化,第三阶段则呈现从史料研究向保护、传承、弘扬转变。
陈建立教授 |
卢勇教授 |
27日下午举行了7场大会报告,由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曲安京教授主持。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的报告“冶金史与冶金考古的范式转变”,认为冶金史研究经过了从文献整理到文物考古再到综合研究的范式转变,经历了从爱国主义传统到知识重构的过程,当前更多注重于文明史、全球史、创新史、生态史的视角。另一方面,冶金考古也经历了博物学、数理科学、实验科学、大数据科学几个传统过程,实现从样品驱动、仪器驱动、数据驱动到文化驱动的范式转变。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郭世荣教授的报告“宋元数学家对传统数学的继承与创新”,试图以具体微观事实为基础,给出对宋元数学的一个宏观认识。宋元数学家一方面继承汉唐数学传统,拓展传统数学的问题域,进一步深化与延续汉唐数学研究;另一方面分析旧有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提炼传统数学的核心思想并进行升华,重新认识和发展传统数学中的一些关键思想,形成新思想,发展新方法,建立新理论。
郭世荣教授 |
蒋洪恩教授 |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教授的报告“吐鲁番出土晋唐文书中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围绕吐鲁番高昌故城以北晋唐时期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及其附近的巴达木、木纳尔墓地等出土的大量纸质文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农业活动及食品加工方式。这些纸质文书与植物遗存互为补充、交叉印证,见证了丝路开通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完美地再现了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以及其中蕴含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王扬宗教授的报告“从科技体制改革到科教兴国战略”,讨论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十年科技体制改革,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在国家对科技的投入、科研院所改革和人才政策等方面也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偏差,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作者还从科技观、决策机制和历史视野缺失等角度初步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王扬宗教授 |
陈正洪研究员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研究员的报告“从气象史揭示气象科学的本质及对传统科学的置疑”,认为气象史,可以为气象科技创新和传统科技史带来不同视域和视角的启发。报告回顾了气象科学的历史,以及气象领域的李约瑟难题,以数值天气预报(NWP)对传统科学置疑为案例,揭示现代气象科学本质属性与启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物理学院双聘教授施郁的报告“物理学的美与真—杨振宁的科学贡献”,评介了杨振宁的代表性科学贡献,分析这些工作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影响,关注各工作之间的关联,以及杨振宁的研究风格和品味。报告认为,对于物理学之美的追寻贯穿了杨振宁的科学生涯,特别是,杨-米尔斯理论和“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原理大大深化了对于自然定律美与真的关系的认识。
施郁教授 |
杨小明教授 |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杨小明教授的报告“范式转换与火药技术史研究的革命”,分析了曹焕文在火药研究方面的成就,认为它是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然。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到学术史的梳理到范式的转换再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对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个世纪前的很长时间里,关于火药优先权问题的争论,中国长期未受重视,不仅因为近代中国丧失了学术话语权,更重要的是陷入了火药发明史研究范式的误区。
【三】
分会场报告主要以各专业委员会为主进行组织。本次会议共设立了天文学史、物理学史、医学史、数学史、生物学史、农学史、气象科技史、科技考古、金属史、陶瓷史、技术史、工程史、中国现代科技史、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性别与科学研究、科技史教学、中小学科学教育、科技与社会发展史/科学家研究、科学仪器史、数字人文、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综合科技史等22个分会场,各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总计达426个。
孙小淳教授在天文学史分会场报告“‘千里差一寸’新解”;高策教授在物理学史分会场报告“中国物理学史与物理哲学关系的几点思考”;李彦昌副教授在医学史分会场报告“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过程”;代钦教授在数学史分会场报告“中国最早的数学教材——以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数学文化为中心”;孙金荣教授在农学史分会场报告“山东省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战略认知”;赵云波教授在生物学史分会场报告“分子范式困境及其转向”;李晓岑教授在气象科技史分会场报告“重写世界史?——从北极看气候与人类文明发展”;胡耀武教授在科技考古分会场报告“科技考古与多学科合作之我见”;刘煜研究员在金属史分会场报告“商周青铜器连接技术的地域风格”;吴军明教授在陶瓷史分会场报告“景德镇陶瓷窑炉演变和技术变迁”;史凯敏副教授在技术史分会场报告“中国古代定黄钟技术钩沉”;王大明教授在工程史分会场报告“火箭先驱三巨头的比较”。
王大明教授 |
杨舰教授 |
杨舰教授在中国现代科技史分会场报告“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留学生群体归国后的活动”;咏梅教授在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场报告“旭日干院士科技创新工作”;张朵朵教授在性别与科学研究分会场报告“民间女性手工艺中的物质性研究”;尹晓冬教授在科技史教学分会场报告“国内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调查”;宋金榜副总编在中小学科学教育分会场报告“HPS在大象版科学教材中的运用”;牛亚华教授在科技与社会发展史分会场报告“中国人痘接种的技术体系”;石诚副教授在科学仪器史分会场报告“仪器认识论及其有限理性辩护”;包平教授在数字人文分会场报告“数智物产与农耕文明”;高原教授在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分会场报告“汉字里的中国文化”;王公副研究员在综合科技史分会场报告“二战时期中国的科技动员一例——清华大学抗战时期的特种研究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专家云集的学术平台上,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众多研究生不仅参与大会学习,更是在各分会场上踊跃报告,积极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学术争鸣与交流中成长成才,获益匪浅。这也是本届学术年会的一大亮点,为促进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组织召开学术年会,已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了4次学术年会。此次年会是经过疫情中断两年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京承办的第五次学术年会,盛况空前,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蓬勃发展。
部分分会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