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走进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 图文/李敬朴 校对/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1-06-04

数千年前的丝绸残留物是怎么发现的?“南澳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如何脱盐?汉代的提花织机是什么样子?秦兵马俑身上原本有着哪些颜色?

202163日,在【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师生一行35人带着满心的好奇,走进了首都博物馆,参观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感受现代科技手段重塑考古出土文物的蓬勃力量。活动特别邀请首都博物馆何秋菊副研究员陪同参观展览,为大家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国科大本年度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也随之正式展开。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

 

罗武干副教授讲解伯椃虘簋的铸造工艺和纹饰特征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承办,518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将持续至817日,展期3个月。该展览设置了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代表性展品,全面展示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学术性科普性和“趣味性”并重。

 

在古人制衣原料的展板前驻足

 

借助多光谱技术认知中国古代书画

秦始皇兵马俑、石甲胄、青铜水禽等国之重宝,最早的丝绸实物、保存完好的荒帷、李锤墓出土冠饰、南澳一号出水瓷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精美复原件,增强现实(AR)技术支撑的互动游戏,无不吸引着师生们的驻足……一批批珍贵藏品在文物良医的巧手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在现代科技的慧眼下诉说着古老的中国故事。

 

观摩中国古代常用植物颜料

“万年永宝”展出参观结束后,国科大的师生们又来到“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在文明互鉴中感受人类文化的多样与复杂,领略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古文明的独特与传奇,畅想未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互鉴——参观“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出

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由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人文学院联合党委考古教工党支部主办,受到【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支持,除参观活动以外,近期还将以果壳国潮·非遗进校园为主题开展非遗体验游戏活动(610日,雁栖湖校区二食堂门口;611日,玉泉路校区礼堂西侧)和一系列专场报告,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