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钟华博士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会议室,进行了《河济地区先秦时期植物考古研究》专题讲座。考古系副主任蒋洪恩教授主持了此场报告。
钟华博士首先详细介绍了河济地区的分布范围、历史背景及区位特点。河济地区为古黄河和济水之间及其附近地区。该区域在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拥有了独特文化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另一方面,河济地区位于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令其长期以来都受到了东西两个方向为主的考古学文化影响。
钟华博士认为,对该地区先秦时期进行长时段的植物考古研究,为我们认识生业模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地区缺乏相对早期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其他各个时期植物考古工作也较为零散,缺乏区域性的整合理解。因此,他选取了从北辛文化晚期到两周时期三千多年时间尺度下的三处遗址,分别是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河济地区南部的定陶何楼遗址,龙山时代早期的新乡云锦府遗址,以及战国时期的河济地区北部的濮阳金桥遗址。基于这三处遗址的浮选材料,同时整合了周边地区不同时期考古遗址出土植物遗存资料,他系统探讨了粟、黍、稻米、小麦、大豆等几种农作物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区所呈现的消长情况,综合阐明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时性变化。
研究表明,河济地区从北辛晚期到东周时期的整个先秦时期,似乎都体现出了农业发展保守性,尤其在与其西侧中原地区各个时期农业结构的比较中,更是表现了明显的延后性;河济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了不同时期遗址所属考古学文化的强烈影响,反映出各自考古学文化在当时的生业结构特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模式的变化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生在大汶口时代中晚期,以粟为主的农作物遗存,伴随着旱作农业体系的建立,取代了以黍为主,采集经济仍占很大比例的大汶口时代早期生业模式;第二次发生在东周时期,以粟麦为主的新型旱作农业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粟黍旱作农业格局,小麦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最后,钟华老师总结到,希望通过对小区域范围内长时段的植物考古研究,初步探讨在已知的考古学文化背景下所对应的生业模式变化,加强今后对植物遗存与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同钟华老师就不同时期作物占比变化的内在动因、东周时期小麦大量种植、植物遗存保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专题报告得到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支持(由国科大文化建设项目资助)。该行动将在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最新讲话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引导国科大师生关注文化遗产事业,以期为我校“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作起到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