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自然辩证法通讯》创新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 文/黄楠 图/王慧敏
  • 创建时间: 2020-12-16

2020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海论坛》杂志社、世界科学出版社等期刊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和科睿唯安等评价机构的专家参与此次会议。《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王大明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牛晓莉出席会议,她在致辞中指出,创刊于1978年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始终坚持成为连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成为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一宗旨与国科大的培养理念非常契合。她表示,学校今后会一如既往支持刊物的发展和建设。《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胡志强介绍了编辑部的编辑团队、发展历程,提出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杂志面临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就如何更好地为学术发展服务向各位专家与青年学者征求意见建议。

主旨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院长荆林波以《新时代新挑战新作为》为题,对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AMI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汇报。科睿唯安中国区学术研究事业部高级大区经理赵冲以《从引文索引看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为题,分享了个人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对SCI与科研评价的关系等存在的误区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做主旨报告

 

科睿唯安中国区学术研究事业部赵冲做主旨报告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针对期刊的学术评价、期刊的发展、以及对《自然辩证法通讯》办刊建议等多个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

在期刊的学术评价方面,赵涛提倡从学术评价走向学术欣赏,欣赏暂时还不那么成熟完美的学术,尊重青年学者的劳动,给弱小者一点宽松发展的空间,给中国学术一个辽阔的未来。陆伊骊认为,在科技史和科技哲学领域,师承十分重要,因此学生崇拜的老师会在某个期刊发表文章,远比影响因子更有说服力。梅剑华则建议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的方式树立学术标杆。

在期刊的发展问题上,关瑜祯指出,期刊的国际化一方面要吸引国际学者,另一方面要鼓励国内学者对国际问题讨论时用英文发表,增大英文稿件的数量。郑念也建议出版期刊的英文版或英文摘要版,邀请国际专家加入编委队伍。在期刊的创新发展问题上,范柏乃提出了强化数字经济到哲学创新之中、强化卡脖子的知识创新技术哲学、强化创新政策的案例研究等六点建议。

针对期刊的编辑工作,程广云、梅剑华、赵美娟等多位学者建议杂志就学界关注的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专题组稿,丰富如对话、札记等体裁的文章。黄相辅等青年学者提出进一步增强审稿过程的透明和公开,将拒稿的意见反馈给投稿人,方便投稿者提升学术水平。范柏乃、周景坤等学者建议借鉴Open Access期刊开源的方式,推进期刊的电子化,方便读者在网络上阅读到文章。针对科技史领域的论文发表特点,袁玮蔓、王安轶等建议杂志将作者在论文中撰写研究综述或学术史回顾做一个规范性的要求。马德林、赵月刚建议优化和利用版面,增加杂志稿件数量。

《自然辩证法通讯》前主编李醒民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要进一步放开眼光,有新视野,提高杂志的水平,发扬杂志自己的风格。他还为本次会议赋诗一首《学界与学人》:“学苑贵创新,揽胜赖天真。人格须卓立,思想应不群。好高起平地,骛远秉本心。章采遗后世,文德留余温。”


 
参会人员合影

【文/黄楠 图/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