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教授讲授
同学们认真做笔记
10月21日19时,龚鹏程教授在国科大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五讲中,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侠文化。人文学院陈碧荷老师主持本场讲座。
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龚老师讲,战国时期出现的侠并不是如今在武侠小说中所见的那样,全然是正义凛然。相反,它不轨于正义,表现出一种负面语义。在那样一个阶级崩坏的时代,侠所代表的更多是自身的利益的聚集。汉代侠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有所变化,但还是摆脱不了社会的负面角色:铸币、掘墓、劫杀。在当时社会流动性较大,国家体制的不完善让游侠得隙生存,也是在这时侠士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如曹操、董卓等。到了唐代,尤其是晚唐,一批理性化的侠士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侠的精神内涵。在宋朝,侠的社会面貌更加模糊,一方面成为忠义军抵抗金人保卫国家,同时却又抢劫百姓掳掠钱财。龚老师提到,这个时期的侠士与政治的关系尤为复杂,侠士在英雄和盗贼之间摇摆,官方对其招安,同时侠士也会择时入仕。到了明朝,侠士才被官方洗白,他们不再被看作反政者。相反,郁结着血气之涌和意气之争的侠义精神让他们中出现了许多民族英雄,同时随着武侠小说在坊间的兴起,侠在现代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
龚鹏程老师用生动而不失观点的语言为同学们拨开了一扇关于侠文化的门,大家被这样的讲座感服,而讲座最后也在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介绍:
龚鹏程,江西吉安人,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历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200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宗教,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学者和思想家,人称当今天下“第一才子”,每年著述约一百万字。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专著已有70余种,近期在大陆出版著作约30种。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