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全国首届科技哲学应届毕业研究生论坛综述

  • 创建时间: 2011-06-27

全国首届科技哲学应届毕业研究生论坛综述

  2011年6月18日,全国首届科技哲学应届毕业研究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校区召开。本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地区科技哲学专业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协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委员会、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承办。参与论坛活动的专家学者和应届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15个科技哲学专业相关的教学单位或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主任肖显静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刘孝廷教授在致辞中代表研究会祝贺本届论坛的举办,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引发全国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参与论坛、参与交流的热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尚智丛教授介绍了该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研究队伍及其对于中国科技哲学事业的贡献,通报了该学院拟每年出资举办科学与人文暑期学校以及格致论坛的概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伯聪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未来的科技哲学研究不仅关注西方哲学中的思想,也要关注中国哲学中的智慧,希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能够按照《坛经》所说的“平常心是道”,以平常心面对生活,继续提高自己的觉悟。
    论坛共收到推荐论文18篇。14位应届毕业研究生做大会报告。每个报告由一位教师点评,均安排有提问和回应的互动环节。
    1、中国传统博戏中对蟋蟀习性的观察和认识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生陈天嘉使用动物行为学(ethology)的概念工具,分析了24部蟋蟀谱,发现中国古人观察到蟋蟀有规律的昼夜行为和生长周期,并能使用蟋蟀盆和相应的人工手段对蟋蟀的生活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认识到辨雌、忆雌和厌雌行为影响到雄蟋蟀的斗性,还将现代动物行为学家认识到的蟋蟀争斗模式的“上颚战”与“搏斗”两个层次之间的争斗层次细化描述为10余种“斗品”,通过使用芡草刺激蟋蟀腿部使其弹腿以提高或恢复其斗性。
    点评人肖显静教授指出,本研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得出中国古代有关蟋蟀的相关知识,这对于丰富和补充现代动物行为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价值;这项研究还启发人们去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与相关科学认识之间的关系。
    2、当代西方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专业博士生王曼认为,以前的意向性理论中,累加性阐释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使用,非累加性阐释理论虽然认识到系统、涉身、建构、发展、行动指向、延展、涌现、分布这8种视角可整合为“认知系统观”,但对此系统观的应用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应当是将涌现视为集体意向性现象的发生机制,将多元认知主体所构成的系统视为分布式认知系统。
    点评人刘晓力教授认为该研究提炼出来了“认知系统观”作为总体评价的基点,研究的缺陷则是对“认知系统”的结构的构建还不够精致。
    3、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前瞻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丁太顺,根据他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分析,提出有必要在国家层面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工程、构建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动力机制、突出创业主题,拓展服务领域、构筑发展平台,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网络体系。
    点评人周程教授认为,科技特派员创新模式是否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4、交易区中的“革命”——伽里森对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专业博士生董丽丽指出,伽里森科学史思想的核心是交易区理论,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是交易区(trading zone)、亚文化(subculture)和交流语言(trading language)。其墙砖模型(block model)具体阐释了围绕理论、实验和仪器展开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多维非线性关联,从而给出继库恩科学革命之后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新图景,刻画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理论、实验、仪器间既分立又彼此发生局域性协调的微观过程,以局域性革命代替库恩以范式更迭为主的全局革命,展现出科学发展多元的、局部破碎的、动态的分立图景,从而以局部的断裂和局域性协商维持着科学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和稳定性。
    点评人尚智丛教授认为伽里森的交易区理论对科学革命理论有很大突破。伽里森本人对实验仪器赋予社会文化的内涵具有社会建构色彩。他指出,伽里森的思想对社会中意识形态如何进行博弈没有太多研究,建议关注SSK的相关研究。
    5、当代过程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与宗教思想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刘益宇梳理了“过程思想”的历史脉络后指出,怀特海以流变、不断实现的“实有”代替传统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而转换了讨论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视角。随后的过程思想学派中,哈茨霍恩主要研究上帝,伊恩巴伯提出了四分模型,克莱蒙的过程学派对机体进化、涌现进化和过程自然都有所探讨,拉塞尔则重点关注创造互动。
    刘孝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此研究对很多范畴有所清理,但要完成超越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科学素养。
    6、企业从技术标准中获利的机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毕勋磊讨论了企业从技术标准中获利的途径、影响企业从高技术标准中获利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在技术标准不同阶段的作用,并建立了一个影响企业通过标准获利的分析框架,试图为分析技术标准形成的微观过程提供有效工具,也为政府干预技术标准、企业推广或使用技术标准提供借鉴。
    点评人王大洲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是对于当今的生产中以技术标准导向的现状的反思,还可以从调查中获得相关机制的信息,并应更明确影响机制中每种因素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7、从“钱学森现象”透视现代科技与政治关系之演变及其共生性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欧阳职权指出,“钱学森现象”现象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政治关系之演变,钱学森的科技与政治经历正与20世纪以来科技与政治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相似,也大致经历了一个失衡、碰撞到趋向平衡的曲折历程。科技可以使科学家走向政治,于此同时政治也可以帮助科学家实现科技研究的目标,在钱学森身上这些可以得到集中的体现。
    点评人刘二中教授认为,本研究选择钱学森这位在科学和政治领域都有影响的人作为研究政治和科学间关系的透视点,试图以此揭示出二者复杂的共生关系,但用一个人概括科技与政治的全部关系有所不妥。与会人员就钱学森的特殊身份和他支持“气功热”和“亩产万斤”争议问题展开了探讨。
    8、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王正为总结出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急功近利、教育体制、竞争压力、监管不严、经济成本和技术进步”6个原因,即为“6J”原因,并提出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改进现行教育体制、缓解社会竞争压力、健全学术监管机制、提高学术不端行为成本和依靠科学技术创新6种方法,希望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李东松教授在点评中认为,“6J”原因的概括很有新意,但6项原因间的具体关联还需进一步梳理。
    9、论科技风险与政府治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生刁宏宇论证出政府在科技风险的社会治理主体中的主导地位,结合政府在科技风险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主导地位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政府科技风险治理机制的建构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风险社会治理主体整合机制,从而对科技风险进行更好的治理。
    徐治立教授在点评中认为过去对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多数针对于客体,本研究则从主体入手很有新意。但遗憾的是研究还不够充分和全面。与会人员就本研究的研究进路问题展开探讨。
    10、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的郝清刚硕士从考察科学的信仰维度入手,提出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新时代的神明”,并认为这是科学和宗教间最大的相似之处,还将“外推”(Strangification)视为科学与宗教对话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对话策略,实现科学与宗教的功能互补,造福于人。
    刘劲扬副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以“外推”作为科学与宗教对话的策略很有新意,但“科学成为现代神明”只是隐喻,不能因此说科学和宗教没有本质差别,并认为外推不能解决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的对立。与会人员建议本研究要对相应概念进一步梳理界定。
    11、盖伦在《论希波克拉底与柏拉图的学说》中对克吕西波斯灵魂学说的反驳
北京大学硕士生董桥声基于对盖伦的《论希波克拉底与柏拉图的学说》的文本研究,系统整理了盖伦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的“灵魂”观念。基于此,董桥声认为盖伦的“灵魂”思想具有独创性,盖伦试图用解剖学重构“灵魂”,建立一门关于“灵魂”的科学。并提出不应该把盖伦视为柏拉图主义者,而应该把盖伦的学说独立地看待。
    徐竹博士在点评中认为,本研究对“灵魂”学说的整理比较全面,并体现了盖伦“灵魂”思想的独创性。但研究重点不够突出,可以考虑进一步界定“灵魂”和“心灵”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会人员就“灵魂”一词的翻译问题,及盖伦与基督教“灵魂”思想的关系展开讨论。
    12、信息说服技术的伦理初探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生齐小苗基于对“说服”的概念分析,探讨了信息说服技术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并对这些功能以伊德的技术现象学和伯格曼的设备范式理论进行哲学分析,并探讨了信息说服技术伦理评价方面的问题。                 
    段伟文教授在点评中认为,本研究是一种事实,哲学加伦理的“三文治”式的堆砌结构,并认为这种堆砌应尽量避免,而且研究中对说(shuo)服和说(shui)服间的关系没有很好界定,并建议在辨明本研究中的目的和手段间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先解构,再建构的顺序展开论述。
    13、论工程风险的致成原因及其规避机制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生何江波从对工程风险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工程风险的致成原因。针对于这些原因,他认为工程风险的规避机制主要有法律机制,经济机制和工程伦理机制。最后,他结合杭州湾大桥的案例分析后认为,当前规避工程风险的各项机制并不完善,需进一步研究。
    郭菁教授在点评中认为,本研究的优点是对工程风险的概念,工程风险的原因和规避机制做出较好界定,但选取视角过多,内容范围过广影响了研究深度。与会人员就本研究对风险的分类标准提出疑问。
    14、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生张雯雯在简要介绍动物伦理学的概念极其产生和发展后,展开了对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的阐述。她认为相比较于佛家道教,儒家的动物伦理思想中有更多当代意义,对解决动物保护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养分和价值支持。儒家动物伦理认为人类使用动物资源是必须的,没有陷入伦理道德原则与现实实际情况冲突的境地。
    林建成教授在点评中认为,本研究的优点是对儒家,道家,佛教的伦理思想间的区别有清楚的分析,并从中获得了个人启示。但研究中的分析工作还有不足,如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没有很好界定,并建议增加对儒家学说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分析比较。      

   刘孝廷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在闭幕式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表示,希望这个论坛今后能够继续举办,希望这个论坛以毕业生同学为中心。他很有感触地说,十余年来自己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一直努力跟学生一起学习和把握国际学术规范,一起了解国际学术界的新潮流、新领域、新方法,一起调整小组的研究方向,一起琢磨如何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一起进步。他表示相信,在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有所进步。
    肖显静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在本次论坛上,科技哲学专业应届毕业研究生论文汇报自己的研究,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本次论坛接受的推荐论文主题多样,展现了不同机构的研究风格和研究水平。参加论坛的机构较多,既有博士点授予单位,也有硕士点授予单位。论坛中,学生报告认真,点评教师客观中肯,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刘孝廷教授也表示,本次论坛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是一个很好开端,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在这样的论坛上呈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毕  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