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1日,由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园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盛会,大会接收论文约百篇。此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学者。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袁靖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研究员,分别代表组织单位在会上致辞,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充分肯定了中国科技考古研究近些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中国科技考古的未来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原局长金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张鸿翔处长也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分为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围绕环境考古、生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文物保护以及石器、玻璃和玉器六大研究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例如:以研究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为例,探讨了动物考古研究与考古文化区系类型的关系;通过火石梁遗址青铜残渣、矿渣和矿石的锶、铅同位素分析及炭屑化石显微结构分析,揭示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早期青铜冶炼及其对环境影响;以沧州铁狮材质的研究为例,对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了脂类、蛋白、碳化物等残留物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而中科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实验室残留物分析室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残留物考古研究的进展;通过姜寨黄铜片金属元素的同步辐射面扫描分析,有力地论证了我国冶金起源本土说;基于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对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有了新的认识;利用 GIS技术,对周原地区古代人地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数字环境考古技术方法的开展,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人和动物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中国史前人类适应性和生存方式的演变;利用古DNA技术,探讨了中国绵羊的起源;运用动物考古学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殷墟时期晚商墓葬中的狗牲;汝官瓷的原料产地、微观结构和烧制技术有了新的进展;蓝色系列钧官瓷组成、结构和呈色的物理化学基础有了新的认识;虚拟成像技术的成功运用,复原了秦俑一号坑陶俑,拓展文物研究的思路;较为系统研究了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釉砂、玻砂及玻璃的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探讨了中国早期古代玻璃的发展历程。此外,中国考古与科技考古研究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例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James H. Burton教授和James B. Stoltman教授,分别通过人骨的C、O、和Sr 同位素分析以及陶器的岩相分析,探讨了殷商人群的迁徙活动和青铜器制造交叉手工业中的制陶技术;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杨洪教授,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分子氢同位素研究的新进展;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荆志淳教授,探讨了商代玉的使用和社会关系的物质化。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充分地展示了各自近几年来新的科研成果,认真地研讨了科技考古研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与前几次会议相比,本次会议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生物考古研究成果在整个交流成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生物考古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是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研究成果更为广泛;三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中青年,尤其是研究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的科技考古事业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总之,此次盛会,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考古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信通过本次云集国内科技考古界精英的全国第十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乃至国际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