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会议发布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十大原创理论”。我校人文学院李伯聪教授与钢铁研究总院殷瑞钰院士等人自2002年以来创立的“工程哲学五论”成功入选。
李伯聪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率先开拓工程哲学研究领域,于2002年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工程哲学专著《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明确提出“工程-技术-科学三元论”,分析和阐述了工程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了推进工程哲学的原创性理论创新,我国哲学界和工程界专家相互学习、跨界合作,走在了国际学术研究同行的最前列。中国工程院自2004年起至今不间断地持续立项研究工程哲学,殷瑞钰院士为项目负责人,许多工程院院士、工程专家和哲学专家参与研究,李伯聪教授率领的国科大研究团队是这些研究项目的骨干力量之一。通过艰辛研究,跨界合作,先后出版了《工程哲学》(第1、2、3、4版)、《工程演化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在这些著作和有关论文中,中国学者提出和阐释了一个以工程本体论为核心、包括工程-技术-科学三元论、工程本体论、工程演化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在内的工程哲学“五论”理论体系。
在哲学领域,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欧美学者开创的,可是,在21世纪之初,在开创工程哲学时,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故事没有再次重演。中国工程界和哲学界跨界合作,进行原创性理论创新,走在了世界同行的最前列,发出了中国声音,做出了中国贡献。
据悉,此次“十大原创理论”的基础数据涉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57个学术专刊的31万篇中文学术论文,2521个学术理论。在第三次筛选中,选出了30个原创性较强的学术理论。在第四次评选的第一轮专家评议中,淘汰了12个备选的原创学术理论。在第四次第二轮专家的评议中,全国60余位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专家再次进行深度评议,并对所有备选与增补理论进行投票,最终选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原创学术理论。在这最终选出的十大原创学术理论中,九个理论的学科领域都是“单一学科”,只有“工程哲学五论”的学科领域是“哲学、工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