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百年回眸,成绩斐然——记【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之“中国动物考古学的思考与研究”专题讲座

  • 文图/农旷远 校对/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1-11-06
  • 1804

2021年11月1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党委考古教工党支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先生来到国科大玉泉路区,为【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带来“中国动物考古学的思考与研究”的专题讲座。

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重要研究,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成绩斐然。讲座伊始,袁靖老师从动物考古学之定义引入,即通过鉴定和分析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去认识古代存在的动物种类、当时的自然环境、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古代人类的行为特征。随后,袁靖老师依次从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特征、方法及实例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讲解。

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袁老师概括出中国动物考古学目前所具备的五个特征:(1)出现时间早。如今正值考古百年,中国动物考古学亦走过漫长道路,早在1924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会简章》中就已出现相关文字记载,1930年代城子崖、殷墟等遗址的发掘也体现出对动物考古的高度重视。(2)需多学科基础知识。除了打下扎实的考古学基础,还需深入学习动物学知识,同时要拓宽视野,积累DNA、同位素、均变论、埋藏学、文化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及理论,与学科前沿保持共进。(3)在思路和方法上与国际学术界基本一致——探讨古代人类与动物的相互关系是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4)材料十分丰富。(5)研究涉及范围广。袁老师结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地区动物遗存所能反映的人类获取动物的方式、适应环境、发展生活之异同。动物考古学充分挖掘动物的价值,分析饲养家畜的种类、数量和技术等与生业直接相关的要素,并讨论动物在二次开发、祭祀、战争、随葬、骨器手工业生产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之问题上,袁老师提出要在科学的方法上获取科学的认识,并提出要建立动物考古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他认为研究必须有共同遵守的范例,科学地将研究推向深入,推向国际。在田野考古发掘中需注意采集动物骨骼,对特殊遗迹单位采用过筛、挑选重浮样品等方法进行采集,客观地复原古人利用动物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等。袁老师介绍,判断家养动物主要通过骨骼形态学的测量和观察(如头骨、下颌骨、第三臼齿等)、定量分析(如最小个体数)、年龄结构统计、考古学现象推测、新的动物种类、同位素分析及DNA分析等一系列依据,日本家犬与中国家犬的DNA比较研究做了举例介绍

随后,袁老师从具体实例出发,对家养动物的起源和出现、获取资源的方式以及祭祀行为三个方面为国科大考古系师生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释。首先,以家猪和黄牛为例,探讨家养动物的起源和出现:通过牙齿几何形态等依据,判断家猪起源于距今9000年左右,东亚为家猪起源中心之一;而中国古代的黄牛至少从距今5000年之时从中亚地区传入。同时,总结中国的家畜起源可能有两种形式,一是先民与野生动物长期相处后将其驯养为家养动物二是文化交流,即从其他地区引入已经成为家畜的动物。第二,“民以食为天,食以肉为上”,在不同地区,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也颇具地域特色: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上游、黄淮下游、长江中上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的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之比例的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第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除肉食需求,古人同样注重精神生活,动物在祭祀行为里成为与祖先、神灵交流的媒介。以陕西凤翔县雍城血池遗址为例,通过对马骨的形态学、DNA、碳氮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等多手段综合分析,发现血池祭祀用马基因、食物种类、来源地多样化,存在祭祀征集牺牲的制度。袁老师还强调要发挥“中国特色”,与古代文献结合、对照,以获得启示。血池遗址动物考古的成功实践,为丰富和复原相关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素材。

最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与袁靖老师就先民食物中肉食占比、南北方肉食来源差异、骨质文物保护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讲座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罗武干副教授向袁靖研究员赠送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讲座嘉宾纪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