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南阳地区战国铅质明器的冶金考古研究

  • 图/文:陈典 校对:罗武干
  • 创建时间: 2021-04-06
  • 2766

        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明器并不是实用品的简单替代物,它还体现了生者对死亡的观念和对阴间的想象。虽然明器一词正式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除了日常用具的复制品外,明器还包括人物、动物、车船、建筑、工具、武器和家具的微缩模型。
        明器作坊在殡葬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常规标准。然而,与普通器物相比,制作明器的材料价格低廉,通常是木头、竹子、泥土或一些劣质金属。铅、锡和铅锡合金的硬度较低,颜色也不如铜合金明亮,因此常被应用于制作仿青铜礼器的明器。
        用铅制作明器,大概能追溯至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其后,商代是冶铸业极大发展和成熟的时期,铅制明器数量激增。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铅制车饰,而东周时期开始出现小型化的铅器,如墓葬中时常发现的铅饼、铅鱼、铅丸等。同时,铅制明器的使用也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地域。从目前先秦时期出土铅器的位置来看,除个别偏远地区外,大致形成了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的分布范围,主要为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安徽、湖北等地。虽然考古资料较多,但以往对铅制明器的科学分析非常匮乏,以至于我们对铅制明器的制作状况几乎一无所知。
        河南南阳地区位于中国南北之间的山间盆地,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战国晚期是中原文化与楚国文化的交汇点,冶铸工业相当发达。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副教授与陈典特别研究助理,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课题组以徐家岭、李八庙、东沟长岭出土铅质明器为例,利用金相显微分析、成分分析及铅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战国时期楚国的明器制作工业进行了相关探讨,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SCI/A&HCI收录期刊《Archaeometry》。
        结果显示,不同墓葬有不同的明器组合,似乎并不成套。有的器物为纯铅,有的为铅锡合金,还有一件以锡为主。这些明器是否遵循一定的组合规律,目前还无法确定。根据金相结构,所有的样品都是铸造成型,没有经过快速冷却和二次加工。同类型的铅制明器倾向于使用相近的合金配比。例如,目前发现的铅武器都是用纯铅制作的,铅軎(辖)则往往采用铅锡比约为3:1的配方。相比之下,小型器物的制作显得比较随意,没有明显标准,可能是用边角材料制作。从铅同位素结果来看,铅料应来自南阳本地及楚境之内更南的一些地方。同一墓葬中出土的铅制明器,更有可能是同一批产品,可能是统一采购或定制的。尚不确定含铅明器与墓主人身份等级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以往对铅制明器的关注度不高,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比给出的解答更多,一些观点也需要更加丰富的考古资料予以支撑或修正。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科研基金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1:本次研究分析的铅匕首与铅戈

2:本次研究的含铅明器合金配比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rcm.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