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谷雨计划 | 万年文脉成溪流——考古发现印证史前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

  • 图文/赵怡临,审核/杨益民
  • 创建时间: 2024-04-24
  • 1309

2024422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党委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的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于建军老师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万年文脉成溪流——考古发现印证史前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专题讲座。

于建军老师首先介绍了新疆名称的由来,进而引出了历史上新疆与中原的关联。左宗棠在给清政府的奏议中提出“他族逼处,故土新归”,因而这块新收复的土地被命名为“新疆”。所谓“故土”又是故于何时呢?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可以发现《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西游至昆仑山会见西王母的记载。据推测,西王母可能为当地部落首领并具有巫师的身份。《竹书纪年》中提到西王母“献白玉环、玉玦”,而根据考古发现,新疆地区玉石资源丰富,且该时期已经开始制作玉器,与史料相符。将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相关学者复原出了周穆王西游路线图,也证明该段历史可信度比较高。由此可知,新疆与中原的交流不晚于西周时期。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也有关于新疆地区人文地理的记载。《大荒北经》中提到当地人“食黍”,与遗址中发现的情况相吻合;《海外北经》中记载的钟山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形态的山峰,且周边地理环境与记载一致。可见在战国至汉代时期中原对新疆地区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在简要介绍新疆与中原文化交流历史之后,于老师梳理了新疆考古学的发展史。新疆考古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萌发期(十九世纪末-1927年)、发展期(1928-1949年)和成长期(1950-至今)。萌发期的代表人物为斯文·赫定、A·斯坦因等欧洲、日本探险家,他们劫掠新疆的器物、壁画带回各自的国家,一时间,欧洲上层贵族的文化沙龙中谈论的都是新疆与敦煌的文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被劫掠的文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虽然这些探险家向世界宣传了新疆文化,但也给文物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包括鲁迅在内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文物应当由中国人自己来研究,新疆考古队中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新疆考古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在发展期中,中国和瑞典组成西北考察团,其中包括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与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陈宗器先生。这是首次由中国人主导的考古活动,标志着新疆考古的开端。1931年该考察团在哈密、阿克苏等地进行调查,发现楼兰故城等遗址。建国后新疆考古进入成长期,在延续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又发现了许多新的遗址,楼兰、小河、尼雅成为新疆考古最典型的三个遗址。

新疆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通天洞遗址,通过光释光测年及石器技术特征得出该遗址年代为距今五万年,它将新疆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推到五万年之前。通过对连续出土细石器的层位进行测年,测得为距今8900-13000年。从内蒙古到甘肃再到新疆均发现了大量的细石器,新疆的细石器技术属于华北细石器技术体系,是华北细石器加工技术直接影响影响下的产物。通天洞遗址出土了炭化大麦、小麦、黍,经过碳14测年为距今4500年左右。通过对黍的种属进行判断,发现与华北地区驯化的黍的种属是一致的,可知通天洞发现的黍为华北地区传入。此时有黍从东方传入,麦从西方传入,使得通天洞呈现出“黍麦相逢”的景象。在新疆距今三千多年的一些考古发现中,有较多的与中原相类似的农具出土,如耒耜等。

在距今四千多年,新疆存在切木尔切克文化,该文化的典型特征为石器制造技术很发达,典型器物为石人,所有石人均在墓葬东侧且面朝东方。石人代表着人的神格化和人对自身的崇拜,在八千年前出现于岩画、陶器、石刻艺术中。俄罗斯考古学家认为切木尔切克文化来源于六千年前的欧洲,跨越六千多公里来到阿尔泰山,但是其中存在大量空白,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而如果向东寻找,则会发现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中也存在类似形象的石人。此外,切木尔切克的岩画中存在类似于鹳鱼石斧图的图案,于老师更倾向于认为切木尔切克文化来源于东方。

商代妇好墓的玉器可能来源于新疆地区,战汉时期新疆发现了来自中原的漆器技术、凤鸟纹图案、山字纹铜镜等,展现了新疆与中原更加频繁的文化交流。彩陶之路、玉石之路、石器技术、农作物技术均通过欧亚草原之路进行传播,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文化交流融合的枢纽,东西南北各种文化均可在新疆找到存在的痕迹。

随后,于老师对人群、民族、种族概念进行了辨析。他指出不能用今天的民族概念与古代人群一一对应,只能与历史时期中同时期有记载的民族进行对应。种族并没有遗传依据,即使存在种族的概念,人种也是交错分布的,不存在明确的界定标准,人的肤色、样貌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大一些。比如从未与当地人通婚的汉族人在新疆生活七代,后代的样貌也会逐渐趋近于当地人,最后变得无法分别。所谓种族的描述还会受到综合实力的影响,明清传教士对中国人的描述就大相径庭。古代人群的聚合更多是因为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认同,因而通过考古学文化差异研究人群差异比通过血缘差异研究要更加科学。在进行科技考古研究,尤其是古DNA研究中需要关注这一问题。

在讲座最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对讲座内容进行积极提问,于建军老师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通过于老师的讲座,在场师生对新疆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