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谷雨计划 | “中原腹地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畜牧业”专题讲座

  • 文/图 欧阳辉勇
  • 创建时间: 2024-01-02
  • 3287

20231225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党委考古系教工党支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李志鹏副研究员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中原腹地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畜牧业”专题讲座。

李志鹏老师的讲座从生业经济角度系统介绍了该专题涉及到的内容,并进行了一定的延展性讨论。本次讲座内容共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一、畜牧业考古与动物考古;二、研究的意义和前提;三、四畜兴旺:家畜种类与组合;四、家畜为用:畜产品的开发、利用;五、总结与展望。

首先,李志鹏老师强调,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畜牧业和种植业便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史前畜牧业研究往往存在文献不足征,研究材料基本依靠考古发现动物遗存材料,研究主要采用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资源考古的视域和方法等。就目前中国动物考古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言,中国史前畜牧业研究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接着李老师介绍了动物考古学的目标与研究方法以及资源考古相关内容,资源考古视域下,动物作为重要资源,可作为主产品资源(肉食)、副产品资源(脂肪、皮、骨器原料、药品……、次级产品(毛、奶、蛋、畜力、药品……)以及精神文化资源(礼仪、宗教等)。

畜牧业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诸多重要方面,畜牧业研究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义,而考古学文化谱系与时空框架的确立、基本研究材料的获取以及科学理论与方法是开展中原腹地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前提。

接着,李志鹏老师围绕中原腹地这一时期家畜的种类与组合,分家畜的判定、家畜种类、利用的动物中家畜所占比例、畜牧业的畜种结构以及畜牧方式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展开。所谓四畜,指的是家猪、狗、黄牛和家羊(绵羊与山羊),利用动物中家畜所占比例常常使用最小个体数(MNI)及肉食贡献作为指标,以探讨人类消费、利用的动物中不同动物的数量比例及肉食贡献。李志鹏老师指出,由于不同动物体型差异导致的肉量差异,可鉴定标本数及个体标本数在谈论不同动物肉食贡献时均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李老师阐述了结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等畜牧学调查的系统数据,以计算不同物种动物的可食用肉量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可食用肉量百分比可能得出与MNI百分比差异很大的结论。从畜产结构来看,呈现以家猪为主导、牛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羊的比例逐渐稳定,狗所占比例始终很低的家畜利用格局。畜牧方式主要基于稳定同位素等相关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家猪和黄牛采用以种植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方式,养羊业尽可能利用草资源,狗的畜养则相对保持传统养殖方式。

畜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李志鹏老师指出家畜的死亡年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资源不同开发目的,以羊为例,肉食开发、产奶、产毛的不同目的可能对应不同特征的屠宰模式,这在新砦、二里头等遗址中可见一斑。家畜骨骼也是制骨手工业的重要材料,二里头都邑即发现多处制骨作坊与骨器加工点。动物牺牲也是重要的礼仪资源,从目前情况看,牺牲多以猪为主,羊、狗较少,几乎不见完整骨架的牛牲,但有肢解牛牲。

最后李志鹏老师进行总结与展望,强调了未来畜牧业考古的多学科考古融合研究的趋势,环境考古、同位素、残留物、DNA分析等学科或方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讲座的最后,考古系师生就家畜的饲喂方式、动物的驯养、奶制品的开发等问题踊跃向李志鹏老师请教,李志鹏老师作了细致的解答,在场师生均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