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国荣研究员应中国科学院大学明德讲堂邀请,作题为《雍正皇帝与康乾盛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尚雪老师主持,主会场设在雁栖湖校区教一楼101,同时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1和中关村校区教学楼N110设立分会场。
雍正是一个备受世人关注的皇帝。他的登基,是合法继位还是改诏篡位?他的暴亡,是被剑斩砍头,还是丹药中毒?面对康熙晚年留下的乱摊子,雍正又是如何铁腕惩治腐败顽症,让下滑的盛世再振作起来的?李国荣研究员长期从事明清档案编纂研究,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核心期刊《历史档案》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华版本学刊》特邀主编,中国社科院清史研究中心理事,学术期刊《明清论丛》《紫禁城》《北京档案》编委,国家级档案专家,国家《清史》工程审改定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李国荣研究员依据雍正王朝档案,对雍正其人其事作了透彻解读。
在清代历史研究领域,有著名的“清宫八大疑案”。其中,与雍正皇帝相关的疑案有两起,分别为雍正继位之谜和雍正猝死之谜。李国荣研究员基于清宫档案(包括奏折、谕旨、起居注等),详细阐述了雍正皇帝合法继位的六大论据以及篡位之说的八大论据,李国荣研究员认为雍正韬光养晦且手法高明,很可能是自立称帝,因康熙最终没有指定哪位皇子继位,所以不存在雍正篡位的问题。关于雍正皇帝的突然去世,李国荣研究员根据内务府《活计档》的记载,揭示雍正长期炼制丹药的隐秘,而乾隆皇帝刚刚继位就对炼丹道士进行处理,也从侧面印证了雍正就是死于丹药中毒。
李国荣研究员谈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中国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然而,康熙皇帝晚年奉行“政宽事省”治国理念,导致朝廷吏治逐渐废弛。雍正皇帝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扭转了这一局面,并制定多项政策巩固了盛世格局。具体而言,其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雍正皇帝继位之初,大力清除朋党势力。相继打击年羹尧集团、隆科多集团以及部分皇子集团等政治派系,从而稳固了皇权基础。(2)雍正皇帝严厉整顿吏治,让下滑的盛世重新振作起来。雍正铲除积弊,倡导廉洁从政,反对虚浮作风。为此,他在中央特设会考府,全面清查财政亏空。经过三年努力,户部及各省藩库的亏空基本得以补足。此外,雍正皇帝铁腕惩治腐败,严厉打击收礼、摊派、克扣等腐败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官场风气。同时,他在奏折批注中明确表达了务实反虚的执政理念,强调官员考核应注重实际政绩而非虚夸迎合。在用人方面,雍正“去用人而用才干”,倾向于任用踏实肯干、注重实效的官员。(3)雍正皇帝推行了一系列重大国策改革。在继承制度上,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将储位人选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之下,为后世所沿用;在权力结构上,设置军机处并完善奏折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皇权集中;在财政制度上,革除“部费”“规礼”,推行耗羡归公政策,以养廉银取代传统陋规;在社会管理上,谕令士民一体当差,并废除贱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在民族政策上,实施儒学教化少数民族,推进改土归流政策,削弱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对外交往上,秉持开放态度,与西方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盛世的文明互鉴。
李国荣研究员最后这样评说雍正皇帝,雍正作为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君主,可贵的是具有强烈的“大一统”国家观念,并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其勤政务实的精神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亦属罕见。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雍正皇帝通过务实改革扭转了盛世逐渐衰退的趋势,为乾隆初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治国安邦的政策与理念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
在互动环节中,李国荣研究员与国科大的师生围绕电视剧与史实间的出入、清朝改革政策的制定、丹药对古代皇帝的伤害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随后,尚雪副教授向李国荣研究员颁发了明德讲堂纪念证书,讲座在国科大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