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15:30,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诗词·书法·科学精神》——“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明德讲堂艺术系列讲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2和中关村校区教学楼N110作为分会场同步直播。本次讲座由国科大人居科学学院杨华教授策划并主持,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飙先生担任主讲人。
张飙先生的讲座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历史背景娓娓道来,系统梳理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他详细介绍了神舟五号任务的筹备过程、技术突破以及其在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入讲述了神舟五号任务的核心人物:王永志院士、戚发轫院士和杨利伟。王永志院士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一生致力于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以及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展现了勇于创新、敢于担责的宝贵品质。戚发轫院士作为神舟五号飞船的总设计师,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张飙先生通过《破阵子·致敬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一词,表达了对戚发轫院士的崇高敬意。而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的事迹更是激励了无数人。张飙先生以《鹧鸪天·神五归来并致敬杨利伟》一词,生动展现了杨利伟在太空中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凯旋归来时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张飙先生还通过《蝶恋花·献给中国航天日》进一步讲述了中国航天精神。他指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更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讲座过程中,张飙先生还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将诗词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生动地诠释了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航天人的高尚情怀。同时寄语同学们弘扬中国精神,开拓中国道路,跨进中国时代。
张飙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不仅让师生们对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历史与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通过这次讲座,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航天精神在科学与人文交汇中的独特价值,以及中国航天在世界航天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讲座最后,杨华教授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向张飙高级记者颁发了感谢信,以表达对他精彩讲座和知识分享的深深敬意。
主讲人介绍:
张飙,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第五、六、七、八届顾问。曾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高级记者。曾举办《辛亥革命人物赋》、《甲午120年祭》、《致敬两弹一星元勋》、《建党百年﹡科海追星》等9次个人主题书法展。以诗词书法赞颂科学家的《张飙科海追星》公众号,至今已发布530多期。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