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0 日晚,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明德讲堂艺术系列讲座,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 3 和中关村校区教学楼 N301 作为分会场进行了同步直播。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居科学学院杨华教授策划并主持,特邀国际知名钢琴家、李晨音教授担任主讲人。
此次讲座聚焦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及其音乐风格,深入解读其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色。李晨音教授从格里格的生平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他如何从挪威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并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融入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之中,创造出极具挪威灵魂的音乐作品。
讲座中,李教授重点分析了格里格的代表作,如《a 小调钢琴协奏曲》、《皮尔·金特》组曲及《抒情小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剖析,探讨了格里格音乐中旋律的优美性、和声的独特性以及民族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她生动地讲解了格里格如何将挪威民间音乐的质朴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完美结合,使听众仿佛置身于挪威的山川湖泊之间,感受着那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魅力。格里格的作品不仅在音乐舞台上绽放光彩,更跨越艺术形式的边界,广泛应用于歌剧、舞剧以及动画片等领域,成为多元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展现了其音乐的无限魅力与深远影响力。
在讲座的高潮部分,李晨音教授亲自弹奏并讲解了格里格的经典作品《To Spring》(《致春天》)和《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她边弹奏边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悠扬的旋律在报告厅内回荡,仿佛将听众带入了春天和婚礼现场,使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格里格音乐的魅力和挪威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与李教授交流互动。有同学问到如何欣赏音乐中的民族性,李教授指出,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作曲家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感受音乐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领略音乐的魅力。欣赏民族性音乐,需多听多感受,同时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深入其文化内涵,才能领略其独特魅力。还有同学探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国际以及中外音乐交流融合的问题。李教授回应称,中国民族音乐走向国际需挖掘创新,结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其独特魅力;同时,学习借鉴国外优秀音乐文化,促进交流融合,让音乐文化更加多元丰富。
讲座最后,杨华教授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向李晨音教授颁发了感谢信,以表达对她精彩讲座和知识分享的深深敬意。通过此次讲座,师生们不仅对爱德华·格里格的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音乐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的魅力。
主讲人介绍:
李晨音,国际知名钢琴家、伦敦音乐戏剧学院钢琴教授及《钢琴家》国际音乐杂志特约钢琴家李晨音,现为国科大长聘教授,即将为我校师生带来系列讲座。她将通过钢琴的发展历程,映射西方音乐史,概述各音乐时代背景与发展,并结合多位杰出作曲家的风格特点,采用实况演奏与讲座结合的方式,呈现精彩的音乐通识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