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1003报道:风范长存天地间——我的父亲朱光亚

  • 图/党委宣传部 文/郑中天
  • 创建时间: 2024-10-25
  • 353

        2024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原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先生之子朱明远先生来到了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学术厅,以“风范长存天地间——我的父亲朱光亚”为题进行了报告。本次报告也是我校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的第三场,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罗兴波教授主持,来自各院所的近百名国科大师生在现场和玉泉路校区分会场玉泉礼堂参与了本次报告会。

朱明远先生作报告

        正如报告的副标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朱明远先生首先展示了父亲朱光亚先生从年幼到年长的10张照片,这位为新中国科学事业鞠躬尽瘁一生的科学工作者传奇的人生画卷就此展开。1924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一个普通家庭的“长江之子”朱光亚,经历了频繁的换校之后于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一年后转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朱明远先生回忆道,《西南联大校歌》总让父亲激动不已,尤其是那句“中兴业,需人杰”。在1942-45年的联大岁月中,朱光亚先生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成为了公认的西南联大“五才子”(“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之一。与此同时,朱光亚先生也养成了陪伴他一生的严谨学风。朱明远先生转引朱光亚先生物理学启蒙老师魏荣爵先生的说法:“朱光亚的作业可以交给书店作为物理课本使用!”朱明远先生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图片,包括朱光亚先生学生时代的作业、考卷,无不显露出朱光亚先生对待学习的一丝不苟。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勾起了旧中国的“原子弹之梦”,西南联大的三位教授吴大猷、华罗庚和曾昭抡拟订了一份计划书,建议从西南联大选拔几位数理化方面的青年精英赴美考察和学习——朱光亚就成为了其中一员。入学后,朱光亚先后被推举为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和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中西部地区分会会长。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漂洋过海,朱光亚与曹锡华、佘守宪等人于是多次以留美科协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介绍国内情况,讨论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的作用,在这期间就产生了朱光亚先生牵头起草的那封著名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朱明远先生总结了父亲在北大的“三进三出”——第一次“进”是指进入西南联大学习物理,“出”是指由国民政府委派赴美学习原子弹技术;第二次“进”是指1950年回国后回到北大在物理系任教,“出”是指1952年4月离开北大,赴朝鲜担任板门店停战谈判代表团秘书处翻译,同时作为观察员考察美国是否在朝鲜使用了原子弹;第三次“进”是指1955年5月筹建北大物理研究室,任务是尽快为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出”是指195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子物理室副主任,再次离开北大。三进三出,每一次“出”都是为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

        35岁那年,朱光亚先生调任核武器研究所任副所长,从此之后他挑起了重担,逐渐成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作的能干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据朱光亚先生对自己的评价,他在中国早期核武器研制工作中的作用“犹如一个瓶子口”:“上面的方针和下面的意见,都要经过我这个‘瓶子口’来承上启下,有的还要经过筛选、过滤,摘其主要归纳上报。”就这样,他参加和领导了我国全部40多次核试验的全时段和全过程。1971年12月30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参与指挥下我国在核试验基地进行了一次较小型的氢弹引爆弹原理性试验,可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惊险的一幕:执行空投核弹任务的“强五”飞机在试验场区上空做了三次甩投动作,都没有将核弹投出,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指示“由现场指挥员临机处置”。就在这危急关头,身为现场最高指挥员的朱光亚先生根据大量的预先试验和应急预案,果断决定“带弹着陆”,最终保证飞机安全返航,无愧为李政道先生口中两弹研制工作中的“科技众帅之帅”。

        作为战略科学家,朱光亚先生在七十岁高龄仍然坚守责任与担当,于1994年出任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在当时工程院工作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朱光亚带领工程院初创时期的一班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工程院的各项工作引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同时,他也是严于律己的楷模,特别注重“把好院士入口关”。朱明远先生将朱光亚先生的领导风格概括为:倾听,严谨求实,重大决策不轻易表态拍板。朱明远先生回忆,“经他手的文件文章他必定认真细致地修改,甚至标点符号都会一一订正,全力使文字表述目的明确、逻辑清晰、用词准确、数据可靠。”屏幕上所展示的朱光亚先生批阅文件的图片资料,也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为朱明远先生自己的人生道路注入了无尽的能量,朱先生自豪地谈起了他所研发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他的健身成果。斯人已逝,对于后人来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同时,朱明远先生也勉励大家要学习朱光亚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谨周密的工作态度,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的道德风范,宁静致远的人格魅力。

        在场师生在讲座结束后与朱明远先生进行了互动。讲座活动接近尾声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到场感谢朱明远先生来我校勉励师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并向朱明远先生赠送了我校的文创纪念品。朱明远先生将朱光亚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册回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扉页上,朱明远先生现场提笔赠言“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创造未来”,现场掌声不断。周琪校长在致辞中说,他经常引用朱光亚先生的话,勉励青年学子要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多做扎实的研究。

现场同学提问

朱明远先生向中国科学院大学赠书《朱光亚》并赠言

朱明远先生向中国科学院大学赠书《朱光亚》并赠言

周琪校长致辞

        讲座结束后,朱明远先生在牛晓莉副校长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两弹一星”纪念馆,并在朱光亚先生的浮雕塑像前驻留良久,鞠躬缅怀。

朱明远先生在“功勋路”上观摩朱光亚先生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