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委会委员,日文月刊《人民中国》前总编王众一老师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日电影交流:彼此认知与互鉴互动》的讲座。
王众一老师表示,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日关系目前正受到严峻的考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战后的中日关系就是在此基础上从民间到官方不断发展至今的。在此过程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交流借鉴与友好与合作是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战后两国电影领域的交流作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窗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中日两国民众的历史记忆也通过电影作品在各个时期得到反映。60多年来,中日电影从借鉴、影响、进一步交融直到走向合作。中日电影交流也像一盘没下完的棋,至今还在不停地博弈着。温故可以知新,作为文化交流的渠道,增进了解的纽带,具有展示彼此“心象风景”功能的电影在今后的中日关系发展中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王众一老师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围绕着“电影中的历史记忆、电影人的借鉴交流、电影带来的认知修正”几个主要维度与师生们分享了他的独家观察与分析,通过对“表象文化”的抽丝剥茧,梳理了人文交流史、国际关系史中意味深长的“点和线”,给师生们带来了丰盛的通识大餐。
讲座一开始,王众一老师为大家放映了珍贵的视频,通过新中国首部动画片《小猫钓鱼》背后的故事,介绍了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日本动画片导演持永只仁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前,持永只仁作为“满影”留用人员,就化名方明参与到“人民电影”的创作中来。他参与完成的《瓮中捉鳖》《皇帝梦》等动画片、木偶片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此外,王老师还介绍了其他“满影”留用的日本电影工作者的贡献,特别介绍了剪辑师岸富美子对中国电影《白毛女》等影片的贡献,展示了与她当年并肩工作的我党电影工作者于蓝在晚年的珍贵合影,以及中日电影人横跨半个世纪的友情。
介绍到50年代在两国彼此上映的电影作品时,王众一老师特别提及通过日本进步团体和左翼艺术家的推广,在日本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首部进入日本院线的电影《白毛女》,并介绍了受这部故事片的启发,日本进步文艺团体松山芭蕾舞团创作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故事,以及日后芭蕾外交助力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历史佳话。他还介绍了同一时期日本左翼电影工作者山本萨夫、木下惠介等拍摄的《不,我要活下去》《二十四只眼睛》《箱根风云录》和《松川事件》等作品。这些电影也在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让中国观众了解到战后日本社会意识的深刻变化以及日本人民反思战争、争取和平、维护自身权利的呼声。同一时期在日本有影响的中国电影,除了《白毛女》,王老师还介绍了《祝福》《青春之歌》《红日》,以及70年代的艺术片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及故事片《艳阳天》在日本上映的的情况。王老师也简要介绍了70年代初邦交正常化之前,为警惕与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而引进的几部日本战争电影,以及当时对这些电影展开批判的影评文章。王老师通过播放视频片段,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经典作品。
由此话题出发,王老师介绍了中国电影中的战争记忆的流变,扼要地通过《鸡毛信》《平原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等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几部作品,分析了现实中对日本战犯的成功改造对银幕上塑造的日军形象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王老师还就电影中东洋刀的意象进行了角度独特的分析。他列举了《平原游击队》《地雷战》《白求恩大夫》《地道战》《红灯记》《平原作战》《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电影作品中这一独特道具的象征意义。
王老师还介绍了70年代以来的几部重要的纪录片。小川绅介的纪录片《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和土本典昭的纪录片《水俣—患者及其世界》都曾不同程度地在70年代被中国的新闻电影所引用,成为那一时期中国观众了解日本社会问题和公害问题的重要影响记忆;而日本岩波电影制作所1966年摄制的《黎明的国家》和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访日见闻记》这两部影片,横跨两个主题迥异的时代,反映了邦交正常化与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之前与之后两国彼此对对方认知的变化,是印证中日关系时代主题调整的重要影响文本,值得得到应有的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帷幕,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日电影交流进入崭新阶段。王老师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这一时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日本影片。高仓健与中野良子主演的《追捕》成为几代国人的记忆,不仅在80年代初催生了诸如《戴手铐的旅客》等同类题材电影,更在后来不同时期得到中国电影人的致敬、引用与改拍;熊井启导演、栗原小卷等主演的《望乡》则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有良知的日本电影工作者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深刻反思。王老师还用较大篇幅分析了山田洋次导演以“故乡”与“异乡”为主题拍摄的《故乡》《家族》《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寅次郎的故事》等作品在中国上映引发的共鸣,以及对后来中国游客北海道旅游热的推动;还分析了其作品《故乡》与中国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不约而同地聚焦东亚父子关系所体现的共同的东方人价值的意义。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也大量进入日本。王老师以《黄土地》《红高粱》《双旗镇刀客》《清凉寺钟声》《周恩来》等为例,介绍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在日本引发的轰动。
在谈及电影作品助力中国观众加深对日本社会变化认知时,王老师特别通过曾在中国上映过的日本灾难片《日本沉没》两个不同时期版本的片头视频,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日本从产业立国向观光立国基本国策调整带来的国家形象变化,以及从曾经的充满活力到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生态变化的具体场景。
王老师还从中日合作的动画片《熊猫涛涛的故事》,一路说开去讲述了中日动画片领域的互学互鉴。播放的中国动画片《牧笛》和日本动画片《辉夜姬物语》视频片段让大家感受到美美与共的东方水墨风格动画的魅力。此外,还重点介绍了中日首部合拍电视剧《望乡之星》、首部合拍长篇剧情片《一盘没下完的棋》,以及后来的《清凉寺钟声》、音乐剧《李香兰》等文艺作品,结合视频片段分析了这些作品在正确认识历史、弥合战争创伤、推动两国和解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最后,王众一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介绍了近年来基于真实历史故事完成的的两部重要影视作品。一部是日本方面摄制的电视剧《红十字—女人们的征召令》,一部是《人民中国》与BILIBILI公司联合制作的网络动画片《血与心》。前者讲述了一批日本战地医护人员在日本投降后集体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故事,后者更是讲述了一位从军国少年蜕变为中国革命军人的真实人物砂原惠的传奇一生。王老师说,今天讲座这样安排有首尾相顾的考虑,一是从《小猫钓鱼》到《血与心》体现了动画片的呼应,亦能看到国创动画的成长与成熟,二是从持永只仁、岸富美子到日本医护人员、砂原惠,体现了中国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当年的日本留用人员,以及这些日本人认同中国革命,在各个领域对新中国所作出的贡献。而这一主线恰恰以事实再次印证了总书记“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的论断。
通过这次讲座,王老师带领我们回顾了战后以来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并重点深入探讨了电影在中日关系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其人文交流的独特力量。今后,中日两国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改进两国彼此认知,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夯实两国民意基础,必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