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70报道:全球史视域下的印度尼西亚

  • 图文/张婧怡
  • 创建时间: 2024-05-20
  • 514

        2024年5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谢侃侃老师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教一楼002,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目为《全球史视域下的印度尼西亚》的精彩讲座。

        1667年,英荷两大海洋帝国在连年交战后终于坐上了谈判桌。经协商,英国从后者手中获得了若干个北美殖民地,其中的“新阿姆斯特丹”即为今天的美国纽约市;荷兰则保持了其对印尼东部马鲁古群岛的控制,而该地区至今仍是默默无闻的偏僻岛屿。以今天的标准衡量,英国是这笔交易中绝对的赢家,但从当时的视角看,荷兰却捡了大便宜。本讲座从这笔匪夷所思的“土地交易”切入,将印度尼西亚置于全球背景下,探讨印尼在近现代历史中与世界进行的重要互动,包括政治博弈、经贸往来、宗教文化交流等。讲座由黄荣光教授主持。

主讲人谢侃侃老师

        在本次讲座中,谢老师从发生在400多年前的“土地交易”讲起。美国纽约在英国殖民之前曾经短暂地被荷兰殖民,纽约的历史远早于美国的历史。从纽约市徽中可以了解,1625年是纽约建城的时间,市徽中间还有荷兰风车的图案。早在纽约建城前,这片土地也是荷兰的殖民地,名为新阿姆斯特丹。风车上下,也有两只水獭,代表了当时重要的皮毛贸易。通过展示纽约35年以后的城市地图,谢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当地运河以及华尔街的历史起源。

        同一时间在爪哇岛上有一座同样是荷兰人建造的城市,即巴达维亚。它的规模更大,与纽约和欧洲大部分海外殖民地的城市格局相似。为了进行货物的交易,荷兰人把运河修进了城市当中。相比于跨越大西洋到纽约做皮草贸易,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荷兰商人会跨越印度洋进入太平洋做香料贸易。香料作为现代历史开端也扮演重要的作用,人类发明丁香之前,食物需要香料才能长期储存,但由于香料的稀缺性,并不容易在欧洲种植,也为荷兰垄断香料贸易,获取大额利润提供了机会。

        谢老师在介绍完荷兰的香料贸易后,按照时间顺序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荷兰殖民地的发展历史以及贸易情况。荷兰并不是最早的殖民帝国,在15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已经签立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把地球一分为二,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的西岸属于葡萄牙,整个太平洋东岸以及大西洋的西岸属于西班牙。到1511年,葡萄牙人已经占领了马六甲,是葡萄牙在东南亚占领的第一个城市,主要作为香料的贸易站点,如今已经成为国际重要航道,是中东石油和西欧货品进入亚洲的必经之路。

        1588年以前,荷兰是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统治的区域,起义成功后,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国,这一时期也是早期殖民扩张开始贸易的时期。荷兰人霍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到葡萄牙把航海图偷了出来,回到阿姆斯特丹筹钱,得到支持后组成了一个三条船的团队,进行了第一次赴东南亚的远程。船队到达了万丹苏丹国,该国胡椒贸易繁荣所以霍特曼也决定在该地设立贸易站点。之后,谢老师又为大家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超过一般商业公司以外的权利,包括铸造货币,签立贸易条约,该公司也垄断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香料贸易,商路基本上沿着葡萄牙的扩张路线发展。同一时期,荷兰也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进行大西洋的贸易,但并没有比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多利润。

        1602年到1663年,葡萄牙和荷兰经历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战争,最终荷兰战胜了葡萄牙,葡萄牙在东方的贸易站点也归为荷兰,并建立了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等新的殖民地,后又占领中国台湾和长崎出岛发展贸易。1652年开始,荷兰又与英国经历了四次战争,最终于1667年签订布雷达条约,针对布雷达条约中划分的殖民地区域,谢老师也为同学们举例了岚屿(Pulau Run)小岛作为殖民地的经济重要性。

        在欧洲国家相互进行战争的时候,东方殖民地的归属也成为问题,到19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又签订了《英荷协定》,但此时英国已经成为比荷兰更加强大的殖民帝国,该协定以马六甲海峡为界划定了势力范围,以北归英国,以南归荷兰。

        在19世纪之前,欧洲殖民帝国的殖民扩张基本上是通过垄断贸易,并不在乎占领多少土地和人口,只追求商业利益,但到了19世纪,殖民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实质的变化,已经变成了对本地人的剥削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榨取。这一时期,荷兰在殖民地推行了耕作制度,因爪哇地区土地肥沃,是非常重要的种植区,要求当地农民必须用20%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糖、咖啡等),用于出口,爪哇的农业自此从小农经济也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谢老师也为同学解释了“内卷”概念,即随着爪哇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产量并没有增加,受到了耕作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卷越来越有限的土地。欧洲这时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殖民主义反思的文学作品,谢老师举例了荷兰的马格斯·哈弗拉尔(Max Havelaar),该书主要抨击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谢老师认为殖民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殖民地区人民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为殖民地带来了现代生活与改良。

        谢老师对现代性的概念也作了解释,是关乎发展、进步、变化、流动性、未来,以及一切新事物的概念,强调个人、媒介和平等的作用。并具体通过列举代表工业时代欧洲工业技术的火车、殖民教育以及新兴土著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来解释殖民地受到的影响。殖民地区虽有很多文明开化的政策,但保守主义依然盛行。

        到20世纪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对东南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调,通货紧缩,持续发展的希望破灭。到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苏门答腊、爪哇以及东印尼地区,为获取战备物资材料,印尼地区进入了短暂的日本军政府时期,直到1945年印尼发生了独立战争。

        1945年,苏加诺在印尼宣布独立,平衡了各方利益,提出了Nas-A-Kom的口号,Nationalisme 为民族主义,Agama 为宗教,Komunisme 为共产主义,他想建立一个受到各方认同的国家,这也受到了印尼共产党的支持。但印尼此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通货膨胀严重。1965年930事件之后,苏加诺逐渐失去了对印尼的控制,苏哈托时代随之到来。在苏哈托执政时期,其借助伊斯兰势力清剿印尼左翼,利用军方主导印尼政治,推进社会团体的官僚化,在经济方面,也与美国密切往来,利用人力和资源,推动印尼经济发展,例如美国自由港公司就在印尼开采金矿,印尼也资助优秀学生进入美国伯克利大学学习经济学,学成归国后担任印尼财政部部长、工业部部长等领导职位,苏哈托也被称为“印尼发展之父”。在苏哈托时代的经济发展数据线图中,谢老师也重点解释了1997到1999年经济负增长的原因。

        最后,谢老师也为同学们讲解了印尼华人的问题。在荷兰殖民地时期,社会阶层划分明显,华人被归类为“外籍东方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可以经营鸦片、赌博并发放高利贷,掌握了殖民地经济命脉。随着印尼民族主义发展,要求去除殖民主义,一部分本地人也将矛头指向华人,认为华人是无法融入的外人。到1955年万隆会议,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中国签署了放弃双重国籍的协议,才逐渐打消了印尼政府对华人以及中国政府的疑虑。谢老师也介绍了在苏哈托时期,政府扶持的一批华人富商,举例郑建盛、林绍良、黄奕聪、李文正等华人富商的商业版图,但同时许多华人却受到苏哈托政府歧视性政策的影响。1998年以后,印尼进入“改革时期”(Reformasi),华人的文化也在印尼复兴,随着华人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地位的提高,华人政治地位也逐渐提高,但仍存在种族与宗教问题,并与地缘政治因素相纠缠。

讲座互动环节现场照片

        讲座后,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互动环节。这场讲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多位同学也向谢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印尼的华人已经被同化而马来的华人还保留了中国很好的传统文化。谢老师认为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所占各自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有显著差异,马来西亚的华人占到社会的百分之二十多,占比较大,马来西亚华人可以公开参政,支持华人教育。但在印尼,华人所占比例只占2%,无法发挥政党式的巨大作用,政治参与程度与无法马来西亚华人相比。还有同学询问印尼的独立意识对荷兰发展的影响,谢老师都进行了详细地回答,本场讲座在积极的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