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44报道:考古学上所见秦与西戎的关系

  • 图文/李悦旋
  • 创建时间: 2023-12-29
  • 1913

        2023年12月28日,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邀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梁云教授为国科大师生带来明德讲堂M944期讲座。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306举行,主题为《考古学上所见秦与西戎的关系》,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主持。

主讲人梁云教授

        首先,梁云教授简要介绍了秦与西戎的概况。秦人本是东方民族,大约在西周穆王时西迁陇右,此后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统一中国。与戎狄的较量,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重要方面。

        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或泛称,包括氐羌、姜戎、犬戎、骊戎、义渠戎等。“西戎文化”指历史上西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西戎文化涵盖了多支考古学文化,包括夏代的齐家文化,商代西周时的寺洼、辛店、卡约文化,以及在甘、宁地区及陕北发现的东周西戎墓地等。

        梁云教授将秦文化阶段划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秦人的生存环境不同,面对的周邻民族亦不相同。

        西周至春秋早期为秦文化的早期阶段。商代西周时期,甘肃东部的西戎文化主要是寺洼文化。在周、秦文化抵达陇右之前,寺洼文化为当地土著。西周穆王时秦人西迁至甘肃礼县的犬丘,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陇右的秦人分成“犬丘”(礼县)和“秦”(清水)两支。礼县所在的西汉水上游为寺洼文化固有地盘,西戎势力强大,与秦文化反复角力,紧张对抗。而清水基本属于寺洼文化分布的空白区,秦人在此从容发展,与周边建立平和稳定的外交关系。

        秦建国后大举扫荡诸戎,客观上产生文化交流。早期秦文化中可见的屈肢葬、金器、铁器、动物纹样、铜鍑和短剑的使用,墓葬的壁龛与围墓沟,都可能来自西戎。

参加讲座的同学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是秦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此时西戎人群出现交替,产生了“老西戎”与“新西戎”之分。

        墩坪遗址、彭堡乡于家庄墓地、杨郎乡马庄墓地、寨头河墓地、史家河墓地等的遗存显示出,东周时期西戎文化的器物组合、器物形制、墓葬形制、葬式葬俗以及先民的体质特征与甘肃东部商代西周时期的寺洼文化面貌迥异,基本没有继承发展关系。秦穆公伐戎之举发生在以寺洼文化为代表的羌戎溃败逃散之后、带有游牧色彩的北方人群南下之初。秦对西戎的征服与统治采用的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在占领区设县治理,甘谷毛家坪遗址应为冀县县治。毛家坪遗址中的西戎文化因素反映了秦、戎之间的交流。秦人治戎的另一策略是迁徙,包括迁出和迁入。迁出指把秦国境内的戎族驱赶、或强制迁到邻国。允姓之戎、姜戎氏原居瓜州,后被迁至伊洛、渭汭,又称陆浑戎。河南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发掘的春秋时期贵族墓和车马坑应是陆浑戎遗存,但其文化面貌已高度华夏化。迁入指将边境的戎人首领或少数贵族迁至秦国腹地监控,使之归化,加以利用。宝鸡益门村发掘的二号春秋墓主被认为是一位秦穆公霸西戎后被胁迫迁至关中的西戎某国君长。

        东周时期的西戎主要来自北方草原,因此其成为秦文化与欧亚草原文化联系的纽带与桥梁。本阶段秦文化中出现的动物纹样、车舆结构、四轮车、铜杖头(泡状竿头饰)等因素即来自欧亚草原。

        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是秦文化发展的晚期阶段。张家川马家塬、秦安王洼等墓地流行凸字形偏洞室墓,可能属于绵诸戎。秦在民族聚居区专门设“道”,为县级行政区划,道内的戎狄被称为“臣邦”。马家塬墓地位于“略阳道”境内,M6墓主应是一位“臣邦真戎君长”。秦对境内的少数民族予以优待,戎人在秦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自治权。西北戎族占据了古丝绸之路的要道,擅长贸易,积累了巨大财富,其酋长凭借雄厚的财力融入当地社会,活跃于秦国政治舞台。战国至秦代在秦廷出仕为官的戎人应不在少数,秦安上袁家M7墓主应是一名在秦朝任职的戎人武官。

        秦对西北边疆戎族的大范围兼并,加速了秦、戎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上一阶段。本阶段考古学上所见西戎带给秦的最显著的影响为洞室墓和铲脚袋足鬲。

同学提问

        最后,罗武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梁云教授对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场讲座也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