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896 报道: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点思考

  • 图文/张晓昕
  • 创建时间: 2023-05-12
  • 72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新时代新征程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科技占据创新长链的龙头和关键,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科技经济发展探讨的重要问题。2023年5月5日,明德讲堂特邀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做客思想系列讲座,跟同学们谈一谈关于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考。讲座开始,徐中平副校长作了主持发言,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

徐中平副校长主持发言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部分,包括科技创新需要有危机意识、科技创新的若干理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几点设想。

讲座主讲人杨柏龄院长

        杨院长首先回溯了1991年4月邓小平同志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指出这句话内涵深刻,要求很高,时间紧迫,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变大国为强国的必经之路。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航空、航天、建筑等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杨院长列举了知识产权、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芯片和农业等方面的数据比较,指出“看不到危机才是我们最大的危机”,中国人不要被表面的数据和成绩蒙蔽双眼,要意识到背后存在的差距。据相关统计,中国的科技成果每年有4万多项,但形成生产能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足20%,最后形成产业的只有5%。2016年,中共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当前,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任务仍然紧迫。
        对于科技创新的相关理念,杨院长重点谈到,首先需要从经济角度重新认识“创新”。“创新”本质上是经济行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为标志。不言而喻需要市场导向。可以说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是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的不二法门,是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其次,对于“企业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主体”,需要在普遍认可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到实践中。杨院长介绍了技术创新过程中责任主体的阶段转移,即在实验室阶段,科技人员是责任主体;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全过程,企业是责任主体。科技创新若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让科学家搞科研、让企业家办企业、专业的事由专家来办”。“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优势资源的整合。目前我国的企业家还没有完全占到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上,但已有一批企业成长起来了,比如华为、三一重工等企业。

讲座主讲人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理念

        杨院长也指出了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例如,企业意识不到位;科研人员过度追求话语权,但在工程工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融资集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经验缺失;科技创新不能准确定位、做大蛋糕;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不充分;部门利益冲突,效率低下等。
        对此,杨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和建议。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从体制上追求责权利一致;放手企业发展,包容创新失败;鼓励企业逐步建立研发机构,强化工程工艺开发力量;鼓励企业建立诚信体系,与研发机构开诚布公,相互信任、稳定合作。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应坚守创造和扩散知识的本职工作,协助企业完成创新工程。要共同树立合作共赢做大蛋糕在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念。
        讲座最后,汪前进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指出了举办此次讲座对国科大在读研究生的特殊意义。主讲人也对在场同学的提问进行一一解答。就科技创新的相关问题积极提问,对中科院研究所转制的历史、进行了提问。顺应市场的发展,很多事情都不能按照老思路,要面对转型,要面临争议,评价的标准不同。

讲座现场同学提问

讲座后主讲人与同学们合影(前排左一为汪前进教授,前排左六为杨柏龄院长)

主讲人介绍:

        杨柏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从事化学激光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