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18:30,明德讲堂M887号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107准时进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晓陆教授,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韩宾老师主持。讲座题目为《艺术考古学:学科,作用与科学技术》
讲座可分为四个部分。周老师依次回答了艺术考古是什么?艺术考古有何作用?艺术考古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问题;最后对学科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艺术考古与历史学和考古学相关,也与审美和艺术学密不可分。艺术考古离不开美与艺术的讨论。周老师认为“适合就是美”。艺术是依照审美规律的主动创造,即人们对何为“适合”不断探讨,产生认识后进行的主动创造就是美。人们通过对美的扬弃,从不适合达到更适合,人类社会也在美中不断前进。
艺术考古的研究主要依靠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传说资料。文献资料主要指文字记载。实物资料主要由考古学和文物学提供。传说资料主要指各种史诗和口传记录。实物资料可信度较强,文献资料和传说资料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周老师提出人类社会的三个支撑说,认为环境、创造力和美是人类社会存在之必需,也是艺术考古研究的三个方面。三个支撑与考古学全面对应。环境支撑对应环境考古,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力与一般考古对应,获取古代社会的全面知识。美与艺术考古对应,研究人类审美与人类艺术起源,地域性、民族性艺术的起源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历程。三个支撑和三个考古学的对应,不应当截然分开,它们是不可分割的、鼎足而立的人类社会生活表达。
第二部分讲解艺术考古有何作用。首先,艺术考古可以全面的阐述艺术的历史。艺术考古探索艺术的本质,以及人类对此问题的认识过程。此外,对艺术的起源,各国家、地区艺术特质的起源与比较,艺术各门类的形成过程和差异等课题的探索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的历史。其次,艺术与考古学结合有助于考古学的发展。发展艺术考古,能提升考古研究者的艺术素养,加强他们艺术、艺术史语言的使用能力。艺术考古对考古出土文物进行艺术学的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能更好的解释考古中与艺术相关的现象。艺术考古可进行跨区域的考古学艺术要素的对比研究,有特殊的历史学、社会学意义。最后,艺术考古的研究也能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创作者可以借鉴艺术考古的研究成果。对艺术的研究也有助于在国际上展现艺术之美。
第三部分是艺术考古与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艺术考古与科学技术是相互影响的。人们如何利用身边的环境来创造美需要进行分析。艺术创造所用材料的选择、加工及成型等需要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艺术材料的抗压、承重等极限参数的测试和比较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人的物质构成是艺术创造展现和接受的基础,研究人们对身体的态度离不开科学技术。艺术考古也离不开量化的描述形式。科学中也存在许多美,如对称性,机械运动等。
最后的余论部分讨论了美术考古与艺术考古的区别,对艺术考古的未来进行展望。美术考古与艺术考古研究历史不同,面向、任务和方法也不同。艺术考古历史较短,为后起。美术考古的研究对象为二维、三维的艺术作品,如画作和雕像,不应当涉及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品。艺术考古的研究对象为所有人类艺术品。艺术考古研究人类审美和艺术的起源,这些问题是美术考古所无法涉足的,且极大依赖科学技术的介入。最后,美术考古不需要考虑艺术品的出土背景,而艺术考古需要理解艺术现象出现的环境及它们在情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未来,艺术考古需要与环境考古和科技考古相结合,做到观察和研究同到现场,遗迹和遗物共同分析,研究成果多角度、多侧面的表达。
讲座最后,周老师详细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