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873报道:走进传统——汉族民歌巡览

  • 图文/何天翼 审核/牛锡桐
  • 创建时间: 2023-03-19
  • 311

        2023年3月15日晚19:30,明德讲堂艺术系列讲座M873《走进传统——汉族民歌巡览》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二楼205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赵晓楠。赵晓楠教授以大量音视频资料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三大体裁作概览式的介绍,丰富了同学们对民歌的见解。

(主讲人 赵晓楠老师)

        民歌与传统音乐的对应关系为何?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四种,民歌则属于民间音乐这一类。若要在民间音乐中选取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分支,当属汉族民歌。全国各民族都有民歌,赵晓楠教授选取汉族民歌进行了系统巡览。

(讲座现场)

        民歌是什么?“歌”好理解,那“民”怎么解释呢?宽泛地讲,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民间的歌都能说是民歌。不过在音乐学领域内,“民歌”特指民间的歌。民歌是我国各民族音乐中最活跃、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一个门类,是最具基础性的音乐品种。民歌兼具集体性、口头性、流变性。在这里,赵晓楠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江苏、河北、辽宁三个版本的《茉莉花》,品味同一民歌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唱法。民间歌曲和“带有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有本质不同。《茉莉花》是民歌,而《好日子》则是按照民歌风格创作的歌曲。汉族民歌可从地理分布、题材、功能、风格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从体裁的角度将其分为三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是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以规整的节拍节奏、鲜明的强弱对比、一领众和的演唱为特色,以达到“为劳动服务”的目标。劳动号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赵晓楠老师在现场给大家播放了《拉网号子》、《打夯号子》及《黄河船夫曲》,展现劳动号子特有的实用和审美功能。
        山歌流行于山间旷野中,其节拍较为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功能。作品以独唱为主,地域性较强,风格差异很大。重庆地区的《摘葡萄》和陕南的《郎在对门唱山歌》等作品均通过山歌这一体裁表达出强烈的爱而不得的情感。
        小调广泛流行于城镇乡村。与山歌不同之处在于,它有规整的节拍却无强弱的对比。小调的艺术加工最多,功能更丰富,地方性最强。江南小调《姑苏风光》侧重突出一个“细腻委婉”,山东小调《沂蒙山小调》则显得爽朗大气,而东北小调《小拜年》却尽展幽默风趣。此外,老师还给大家播放了中国台湾的小调作品《丢丢铜》。
        在带领大家概览完汉族民歌后,赵晓楠教授指出,自然背景(如地理、地形、气候与人文背景(历史、方言等)是民歌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大家该如何欣赏、学唱民歌呢?他指出,我们对于民歌的第一感觉是最重要的,持续的方言练习同样不可或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了解歌词的内容和人文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拉进与民歌的距离,诠释民歌中的中华文化。

主讲人介绍:
赵晓楠,男,博士,教授,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曾主持参与《侗族民歌旋律与侗语声调研究》《中国西南边疆10万人口以下民族音乐实录与研究》《侗族大歌》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曾出版《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民间歌曲(合著)》、《工尺谱常识与视唱》等专著和教材。曾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团体),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团体)、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