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94报道:新疆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

  • 图文/农旷远
  • 创建时间: 2022-05-01
  • 928

        2022年4月26日晚19:0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承森老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新疆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蒋洪恩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主讲人 李承森研究员

        李承森老师首先指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核心的科学问题,其中包含了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次讲座则聚焦于新疆地区,这一地区的人民与极端干旱的生存环境进行着长期的搏斗。接下来,李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新疆干旱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新疆地理位置、地理格局与生态景观
        李承森老师将新疆的地理格局简要地概括为“山——盆——山”,即阿尔泰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山脉所共同构成的格局。他指出,南北纬度上与地形高度上温度差异性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东西经度上与地形延续上降水连续性的差异会导致自然环境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活动会表现出对自然环境演变的响应,或造成影响。长久以来,三山夹两盆的地理格局决定了新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亚五国与我国新疆同属一个地理体系。板块运动是造成新疆和中亚五国现今的地理格局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西风环流,且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今天,中亚地区生态景观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绿洲及湿地生态系统,其中荒漠生态系统占据70-80%。

李承森老师介绍新疆地理位置与格局

        二、新疆早期人类活动的考察
        人们对沙漠的认知仍然有限,需科学工作者逐步积累相关知识。李承森老师分享了他和团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沿着克里雅河昆仑山段进行考察的经历、印象与感受。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沿途观察、记录、采集样本,记录植物遗存、动物骨骼、人类遗骸等信息,以便正确评价该地域环境生态演变历史与发展前景,同时更清晰地揭露干旱地区人类生存情况。

        三、绿洲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
        草原与绿洲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二者演化的核心因素是水资源(包括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冰川融水是新疆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当地文化主要依托于绿洲。
        接下来,李老师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吐鲁番进行的植物考古工作。吐鲁番先民在与干旱环境搏斗中,延续着绿洲文明,它既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研究的最佳区域。得益于干旱气候,大量植物遗存得以完好保存,涉及粮食、水果、艺术品、器具、宗教等。李老师梳理了洋海墓地、胜金店墓地、阿斯塔纳墓地等遗址中出土的谷物、果核、粮食制品遗存。此外,一些特殊的植物表现出先民的艺术审美和思想活动,如洋海墓地出土的用小花紫草装饰的木桶,山普拉墓地出土的薏米果实串成的手链等。木材也是揭示人地关系的重要材料,吐鲁番先民曾利用当地树种制作钻木取火器、梳子、弓箭等,其中还出现了柳木制成的鸭子造像,或说明该地区曾经水资源较为丰富。
        微体植物在古环境重建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以洋海墓地的陶片、高昌故城和吐峪沟石窟的土砖、粘土为例,李老师团队通过观察其中的花粉并找到其对应的植物,从而了解当时生长的植物情况。模拟实验证明,温度低于400℃时,花粉仍能保持原状,为环境复原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
        最后,李老师归纳了吐鲁番古绿洲的植被与经济,目前共发现36科23属32种植物,从史前持续至宋元期间古绿洲气候为温带干旱气候,吐鲁番先民利用河流与坎儿井输水到绿洲,依靠人工灌溉系统发展绿洲经济。

        讲座结束后,现场同学踊跃提问,针对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两千年前新疆地区与现代气候的差异、用于研究花粉的陶土如何溯源、陶器制作工序是否会影响孢粉组合等多个问题与李承森老师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