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28报道:艺术之精彩

  • 文图/张禧龙
  • 创建时间: 2021-09-30
  • 778

2021年924日18:30,明德讲堂M728期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评论家、设计家、陶艺家、艺术市场经济学创建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物学会文化艺术与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六家院校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九家院校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专家,《艺术》杂志社总编,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人岛教授应邀主讲,国科大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讲座。

刘人岛教授主讲

   本次讲座,刘人岛教授从书法、设计、雕刻雕塑、漆画、陶艺、美术理论等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艺术之美。所谓艺术,像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以色彩、线条、声音、动作等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艺术者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而刘人岛教授在中国画、书法、雕塑、设计,包括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涉猎,并倡导和研究艺术市场经济学,是一位大美术观的积极践行者。刘人岛教授在传统中国绘画范式与当代审美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和结合点,从题材选择,色彩关系以及绘画语言三方面构成了完整成熟的绘画艺术风貌。

汪前进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刘人岛教授带领同学们思考何为“艺术”、艺术的表达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及其相关作品、国内近百年著名的书法家及画家等问题,使同学们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发展有一个简略的了解。然百闻不如一见,刘人岛教授紧接着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外古今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及陶瓷文物等。包括唐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大千老师的《桃源图》、《水月观音》、《江堤晚景》,商周时期的后母戊鼎等艺术作品。除此之外,刘人岛教授还对个人的部分作品进行了分享,像《岛生万物》《寻仙何必蓬莱岛》《人间仙境》《万重大山情》等作品,体现了刘人岛教授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理解,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元素有机地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具有当代感和强烈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好的艺术作品是摆渡者,可以将观众从现实此岸引领到精神彼岸。刘人岛老师的作品可以将观众引领到祖国的大山大水,那里有诗和远方。其中《胡杨树神仙身》作品,将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而不腐”的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曾于2005年搭乘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的代表作《浮云山霭莽苍苍》,广大而尽精微,一山一水,一枝一叶总关情。

刘人岛老师分享画作

  接着,刘人岛教授分享了自己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经历。《钱塘江大潮》这副画,正是刘人岛教授冒着可能被大江卷入的危险,在钱塘江迎来大潮之时,亲自临近江边以观望这滔滔江水的汹涌之势后创作出的作品。正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在亲自感受过百二山川之险,并与其有了灵魂上的契合后,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灵气的作品。

讲座现场

最后,刘人岛教授还指出:热情是我们创作过程的必备要素。这世间的大好河山、古今的文化熏陶、国内外的艺术孕育,这都值得艺术家们激情澎湃。刘人岛教授正是广泛吸取中西古今的优势文化,在绘画材料及技巧的斟酌中力求精益求精,唯“精髓”是用,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载体,以传统的水墨为主线,以绚烂的具有当代感与强烈生活气息的色彩为补缀,以“近距离”的观察与感性认识为绘画的物象源泉,以升华的意象为画面的灵魂,构筑了一种“当代性”极强,富有生活气息的另类当代中国山水画。在他的笔墨诠释中,中国画不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文人“戏作”,而是与新时代、新潮流所契合的“新现实主义”。

同学提问

在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就山水绘画与摄影的区别、如何获得创作的灵感、走艺术这条道路不被家人支持该怎么办等问题对刘人岛教授进行了提问,刘人岛教授都悉心解答,并且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孤单而又精彩的!

刘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精美书刊

同学们请刘老师签字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