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07报道:近千年黄河下游的演变与黄河治理的思考

  • 图文/郑锌煌
  • 创建时间: 2021-06-01
  • 3233

202152018:30,明德讲堂M707期讲座在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韩昭庆教授应主讲国科大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由于黄河下游系游荡性河道,有史以来的四千余年间,可考的黄河决口泛滥近1600次,较大的改道26次。黄河下游迁徙的范围北至海河,南抵淮河,甚至波及长江。黄河下游的频繁变迁严重扰乱华北大平原的河流、湖泊水系,也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社会造成诸多消极影响。本次讲座,韩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近千年来黄河下游变迁、影响以及黄河治理方略,并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治理成效和黄河今日出现的新问题,开展与历史的对话,思考黄河流域的人地关系。

韩老师讲述黄河的现状与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讲座开始,韩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黄河的现状。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流经青海等九个省自治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中游自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下游自桃花峪至入海口,仅占全河流域面积的3%。黄河下游河道长785公里,绝大部分河段靠人工大堤约束,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目前河床高出背河地面4-6米,部分河段高出10米,是地上悬河,并成为海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径流量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年内与年际水沙输送量的变化极大据黄河干流三门峡等三个水文站1919-1977年水文资料,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3亿吨,其中四分之一的泥沙会淤积在河床上,使得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抬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水少沙多,水沙输送不平衡,是黄河的一代特点,‘善淤、善决、善徙’是古人黄河记忆的一面。”

汪前进教授主持讲座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频繁变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人民黄河》统计,从夏禹到1946年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为26次。韩老师的报告集中讨论了1128年至1855年间黄河下游长期夺淮期间对淮河流域河流、湖泊、当地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挡南下的金兵,在今滑县西南沙店集以西决河,拉开黄河下游长期夺淮的序幕。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元兵攻归德(今商丘)城不下,决河灌城,发生史载首次夺濉入淮的事件。金天兴三年(1234)蒙古兵又决祥符县(今开封)北的寸金淀,“以灌南军”,发生史载首次夺涡入淮的事件。明代黄河主流发生五次夺颍、四次夺涡的事件

南宋建炎二年(1128)至明代万历六年(1578)黄河下游河势主要处于分叉并流的阶段,此后经潘季驯治河至清代咸丰五年(1855),黄河处于独流阶段。

韩老师讲述历代治河方略对黄河的影响

历代治河方略改变同样十分显著地影响了黄河的变迁,也给黄河流域的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变。

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西汉贾让采纳西汉各家治河方略,提出著名的“治河三策”,上策为徙民让水;中策为“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下策为完善原有河堤。北宋时期的黄河治理对外受到战争的威胁,对内受到党派斗争的影响,使得黄河治理的政策摇摆不定。元代开展多次治河活动,最有名的是元顺帝至正年间的贾鲁治河,“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明代黄河治理受到保障漕运与保护祖陵的牵制,在分流与独流之间摇摆不定,潘季驯采取堤防的方式,完善堤防体系,分缕堤、遥堤、格堤和月堤,“束水攻沙”、“以清刷黄”,利用洪泽湖的清水冲淤下游黄河的泥沙,治黄初期起到很好的作用。清代治河完全采用筑堤的方式,靳辅和陈潢除了进一步完善堤防建设,还实行河运分离,挑浚海口的方式。

“随着明清治河者态度的改变,黄河对淮北支流影响的地点也随之变化。明代中前期主要黄河下游借道颍河、涡河、汴河等淮河以北的支流,清代随着堤防的逐渐完善,分泄洪水的地区移到砀山和徐州一线,采用人工坝闸泄黄方式,直接导致涡河以东的濉河的巨变。”除了对淮河以北支流的干扰,黄河下游变迁与人工治黄的方法直接促成了今天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的诞生。

洪泽湖区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原系淮河干流旁的积水洼地。为防止淮河泛水,湖区自汉代就建有高家堰。明代潘季驯为了增加湖区水量,在此基础上延长、加高高家堰。随着黄河下游入海河床的不断淤高,为了顺利冲沙只能不断增加高家堰的高度和长度,湖区的水位也随之增高,形成今日的洪泽湖。随着洪泽湖水位抬高,沿着淮河中游一线的支流,因受抬高水位的壅阻,无法如以前一样顺畅注入淮河,遂沿着支流入口处低洼地区形成一系列串珠似的湖泊群。而洪泽湖以下的淮河干流因入海口被黄河泥沙淤高,一改原来由东向西独流入海的自然状态,被迫寻洪泽湖东南的三河,以由西向东再折向南的方向,经高宝诸湖地区,在扬州入江,从而变成长江的一条支流,直至今日。改变流向的淮河下游干流在入江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控制了高宝诸湖的发展,且对入江口的河床地貌也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下游长期夺淮期间亦对淮河流域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地处今安徽淮河沿线及淮河干流以北的淮北地区受黄河下游长期夺淮入海的影响,由曾经的通衢之地、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地区沦为贫困之乡,甚至出现历史上特殊的乞丐群体凤阳乞丐。”

韩老师讲述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取得的成就

1946年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开启了人民治黄事业。1952 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进行了三次比较系统的流域综合规划,构建了黄河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中游干支流水库、下游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取得了连续60多年伏秋大汛堤防不决口的辉煌成就。黄河治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史无前例的成果,中国最高的斜心墙堆石坝,高达160米小浪底大坝的建成,使得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可达到一千年一遇。

最后韩老师就黄河治理提出一些思考,“在治黄取得巨大成就面前,有人提出下游可进一步缩窄河道,但是通过历史时期长时段黄河变迁的考察,这种提法和做法需要慎重处理。尽管我们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减缓了下游河床的淤积,但改变不了黄河下游河床将继续抬高的趋势,这些都需要因时制宜随时调整治黄方案。”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大多数人对她的历史知之甚少。通过“将今论古”方式,我们可以解开黄河的身世之谜,更好地理解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黄河的文献记载,帮助我们认识母亲河的前生今世,同时也能为我们当下如何努力维护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提供启示。

讲座现场

华老师评论

国科大学子提问

主讲人简介:

韩昭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边海地图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研究领域有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史及中国地图史。分别于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史学学位。曾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地访学。出版专著《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和《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译著《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于展望》,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