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697报道: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图文/徐思雯
  • 创建时间: 2021-06-01
  • 1123

2021年5月11日15:00,明德讲堂M697期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209举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豫秦教授邀主讲,人文学院考古系宋国定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宋豫秦教授以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切入点,认为该“决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是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才是正确的发展目标,但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也有待加强。

宋教授强调生态治理的重要价值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989年岁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发布,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步入法制的轨道。从临时性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到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机构也得到强化。但是过去的几十年都是以GDP论英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正相关。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导致水体萎缩、草原沙漠化、山地石漠化、异地占补平衡、农田撂荒、围海(湖)造田等诸多不可逆转的严重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国各类资源严重短缺,原本应该保持克勤克俭的传统,但自上而下的铺张浪费比比皆是,痼疾难除,更加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程度。唯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地方法律体系;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环保执法能力,加大环境违法的责任成本和代价;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举措,才能有效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

同学们认真聆听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之所以要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首先在于我国生存性和发展性资源严重短缺的自然本底条件。资源环境供给力弱、耕地短缺、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低、有色金属和化石能源稀缺、低效和浪费愈演愈烈、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失序的开发建设……人们长期将自然界当成取之不尽的“源”和可以无限消纳废弃物的“汇”,更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未来资源高效利用的设想全面落实,有必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完善和强化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使资源循环利用从倡导性到约束性的转变;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评从以做善事为主,转变为普及“生产者责任延伸”、“产品生命周期”等,作为注册企业必须履行的刚性责任;加快扶持培育“零次产业”和“第四产业”;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绿色消费,创建“无废城市”。

宋教授讲述我国的资源环境态势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建国以来为了加紧经济建设,背离自然规律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公地悲剧导致荒漠化扩展、生物多样性锐减、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污染转移一系列严重后果。不过近些年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各地涌现出了不少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典范。在佛山市内有个被誉为城市氧吧的“云勇林场”。佛山寸土寸金,当地领导不为之所动,几十年如一日守护这片绿肺,被评为“2017中国最美林场”、“中国森林体验基地”,成为佛山和大湾区的自然宝地。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多年来,许多地方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都存在以经济水平为指标,甚至作为唯一标准,致使一些领导不仅不支持环境、水利、国土等部门依法行政,反而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以及显示个人政绩,不惜反其道而行之。现迫使中央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定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自下而上形成各级政府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以“举国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是向生态文明社会迈进的阶梯。未来数十年内,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都将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全国各地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压力,放松环境监管的声音时而出现,如期决胜污染防控攻坚战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恰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船到中流浪更急。必须构建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综合监管体系。既禁止“一刀切”,又敢于“切一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和南水北调等热点话题踊跃提问,宋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答。在座的同学感到收获颇丰。


报告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同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