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18:30,明德讲堂M699期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二205教室开讲。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光恒研究员受邀主讲,人文学院何涓副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研一集中教学生活行将结束,同学们就要进入各自研究所的实验室。对许多同学来说,实验操作既令人期待又使人茫然。如何在导师指导下开个好头?为什么师兄师姐吃肉,而自己却像是在啃骨头?如何在各种各样的实验结果中找到创新点的蛛丝马迹?产生科研灵感和获得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实验难以获得进展时又该怎么办?新同学在实验中往往会产生类似的困惑。吴老师通过讲述自己课题组里的真实故事,试图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
吴老师讲述好奇心对于科研灵感产生的重要性
吴老师以自己对科研灵感的理解引入主题,并通过自己和学生共同研究、发现磁相变材料的具体经历为同学们总结出许多关于科研灵感的小Tips。比如做科研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科研的重要驱动力;科研灵感大多来自平凡的现象,因此要足够细心,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改变惯性思维,敢于打破常规,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要抓住反常一现,培养深邃敏锐的洞察力;要多做实验,学会用统计的方法来弥补实验的不确定性;不仅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更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足够坚韧,不要怕啃硬骨头,骨头连着肉,骨头后面就是肉;运气是偶然环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相连接后的成功;每个人的运气是不一样的,当运气还没到来的时候,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做下去,等等。最后的结论是,科研的创新点遍地都是。找到它们的关键并不是必须有多么高的智商,多么精良的实验室设备,多么“牛”的指导教师,等等高难条件,而是好奇心、平常心、谦虚坚韧这样的人格因素。科研拼的是情商!
此外,老师还着重说明了一点,即没有坚实的基础训练就难以产生科研灵感。就吴老师课题组而言,有时吴老师也不知道创新点在哪里,所以需要先找个小问题做着看。老师带学生做的工作主要是积累数据(指现象的条理化和抽象化)和创新成果(指发现发明、革新创造、著书立说、成果应用),而在这之前,学生必须具备足够扎实的基本功,比如要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选择合适的课题、检索和阅读大量的文献、设计合理的实验、熟练地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发现并凝练科学问题、精当地概括总结和准确表达。如果有扎实的基本训练做基础,那么创新和灵感迟早会来。
吴老师讲述科研中防“权威”的重要性
最后,老师强调在真正进入科研状态之前必须摒弃各种成见。比如认为“科研就是穿着白大褂,坐在显微镜前呆呆地观察”,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科研工作,科研人员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思考;实验室并不总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干净整洁高大上,大多数还是更像工作车间一样接地气;不必仰视老师和权威,老师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学会把握和利用老师的长处,避免老师犯过的错误;教科书不是金科玉律,解习题和做科研完全不同,做习题一定有标准答案,因为习题本身是正确的,但科研没有答案,甚至连题目本身都不正确,我们才是那个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的人;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盲从,不能总是依赖自己的师长。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会后何涓老师对讲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谈了自己的三点感想,多名同学针对磁相变合金材料等专业问题及如何看待科研内卷现象等一般问题踊跃向吴老师提问,吴老师耐心而详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在座的同学表示吴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自己收获颇丰。
现场全记录:
何涓副教授主持讲座
吴老师与同学们互动
讲座现场
嘉宾简介:
吴光恒,1976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1994年美国伦塞列尔理工学院(RPI)访问学者,1994年到中科院物理所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所在研究组发现了3种Heusler型磁相变材料,MMX六角合金的居里温度窗口效应和开发出全新磁性材料d-metal合金。共发表SCI论文400多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北京市和教育部一等奖各1次,中科院优秀指导教师奖1次,其他优秀教师奖2次。培养学生22名。其中院优秀研究生6人, 1人获院长特别奖和院百篇优博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