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540报道 | 故宫文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 韩彬
  • 创建时间: 2018-12-26
  • 975

        2018年12月25日13:30,明德讲堂第540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002举行,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研究馆员受邀主讲,做了题为“故宫文物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杨益民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对颜色的研究是文物研究中重要的部分,雷勇老师以一幅无色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展开讲述,结合生活中的种种事例说明了颜色对我们的重要性不可小觑。然而由于中国自古以来追求淡雅、自然之色,致使我们对色彩学的研究底蕴并不深厚。而近年来,通过借鉴于西方和其他各个领域,我们对颜色的研究也有了更深的进展,这在无机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二者中皆有体现。

        雷勇老师先是阐明了无损分析在颜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强调了原位分析和绝对无损分析,并指出目前一些主流分析方法都存在一定弊端。例如X荧光分析的准确性较低,对石绿和绿铜矿难以很好的区分;拉曼光谱法对样品的尺寸有所限制;反射光谱法通常进行的是点扫描,数据个体性较强。在此基础上,雷老师提出了高光谱技术,这一技术之前多用于军事方面,在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约两年的合作下,才逐步解决了“拼接、合并”影像,强光对文物产生破坏作用等问题,建立了二十多种矿物颜料的标准谱图,使这一技术能够成功的应用在文物研究领域。

        接着,雷老师对有机染料进行了讲解,指出液相色谱分析、表面增强激光拉曼技术是这一部分的重要分析方法,同时将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染料产地研究、褪色研究、印染工艺研究。并结合山普拉墓地出土的茜草染色织物、传统的胭脂虫染色方式等例子,展开了详细的讲述。

        在最后一部分,雷老师又对玻璃、陶瓷的制作,铜红釉等问题做了简单的科普,他认为在色彩的研究上,铁、铜致色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讲座结尾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请教了关于紫色颜料的发展、文物保护等问题,得到了雷老师清晰明确的解答。

 主讲人简介:

        雷勇,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史学学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史学硕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学博士。2004年起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科研。曾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从事彩绘的科学分析。现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研究馆员。目前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数十篇涉及古陶瓷、彩绘文物研究和保护的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国际学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