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4年第17期报道:中国科技人物研究方法初谈(上)

  • 图文/潘辰境
  • 创建时间: 2024-10-22
  • 102

2024年10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第17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2教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兴波教授应邀开讲,讲座题为“中国科技人物研究方法初谈(上)”。

  讲座伊始,罗老师首先概述了现当代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史、学科史、人物史和政策史等。他强调,科技人物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科技史研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接着,罗老师详细阐述了近两次讲座内容将涉及科技人物研究的五个方面:(1)科技人物的界定,研究的基本方法;(2)科技人物群体的形成、演进和代际特征;(3)不同学科或其他特征视角下的科技人物研究;(4)个人传记与群体研究,科技人物的学术谱系;(5)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的书写和讨论等。

在研究方法上,罗老师将科技人物研究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严格以史实为主的史传方法;二是以史实为据、辅以文学加工的传记文学方法。他通过分析部分传记类电影和科学家传记,指出这些作品为了追求观赏性和娱乐性,在创作过程中难免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它们与严肃的科技人物写作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切不可将这两者混淆。

随后,罗老师援引Jon M. Harkness和杨振宁的观点,指出科技人物研究的写作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困难,因此科学史研究中的选题往往不直接围绕单一或群体的科技人物而展开。具体而言,我国科技人物写作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 历史写作与科普作品的界限模糊。罗老师引用杨振宁的观点,指出我国科技人物写作的质量亟待提升。具体问题包括:(1)严肃的科学史写作中杂糅了文学元素,导致有些作品学术性不足;(2)对中国科学家贡献的记载和分析工作不足,存在编造和杜撰的情况;(3)部分媒体出于宣传导向,导致科学家传记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史研究的加工。罗老师指出,我国某些科学史研究,出于某些实用性目的,存在对科学史史实的歪曲和加工。他以赵忠尧“衣衫褴褛为运镭”等不实文章为切入点,分析当下科技人物作品在严谨性上的不足,罗老师借此告诫同学们在研究中要忠于史料,如实直书,以确保科技人物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分析了科技人物研究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之后,罗老师介绍了开展研究的准备工作。他强调,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后,首要任务是全面分析现有的研究资料。为此,他推荐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及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传记丛书等资料作为参考。

罗老师提出,围绕一位科技人物开展全方位的研究,需要研究者从以下若干方面收集素材:(1)传记资料,包括自传、回忆录、纪念文章等。(2)证书、证章类资料,包括奖状、证章、证书、荣誉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科研成果获奖证书、聘书、任命书等。(3)信件类资料,包括书信、贺卡、推荐信、Email、唁电等。(4)手稿类资料,包括著作手稿、讲话稿、会议报告、研究报告、日记、工作笔记、讲义等。(5)著作类资料,包括专著、译著、期刊论文、专利说明、图书前言、序言或后记等。(6)报道类,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网络报道和采访等。(7)同行学术评价类资料,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评价、专业期刊上的评价、评选学术称号时的学术评价以及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学术评价等。(8)视频类资料,包括访谈录像、科学家参加各种活动的录像、影片以及电视、网络播放的多媒体资料等。(9)音频资料,包括访谈录音、讲课录音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讲话录音。(10)照片类资料,包括科学家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11)档案类资料,包括从校史馆、档案馆采集来的资料。(12)图纸类资料,包括地图、工程图等各种图纸类,同时需要详细注明该图的主要内容和用途等。(13)其他与科学家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学作品、书画、图表、项目资料和会议资料等。

在深入探讨了科技人物研究的素材来源之后,罗老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素材。他强调,在对素材进行收集时,研究者需要全面而细致地梳理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其学术风格和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研究对象学术生涯的丰富背景。我们应以此为基础,勾勒其学术思想观点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提炼总结其个性的特点。

  最后,罗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探讨了包括史料鉴别、科技人物学术历程如何考察等话题,并耐心解答了听众的疑问,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潘辰境】

【主讲人简介】

罗兴波,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IUHPST/DHST)理事会执委,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委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近代早期西方科学史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