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讲座报道 | 思想实验与理论哲学——以模态化知识论和专名的直接指称论为例

  • 图文/王煜萍
  • 创建时间: 2022-12-04
  • 1530

2022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第20期“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于线上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麒麟老师,评论人为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吴东颖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李麒麟老师的讲座主题为“思想实验与理论哲学——以模态化知识论和专名的直接指称论为例”。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题的导入和澄清,阐明本次讲座的探讨对象为理论哲学与思想实验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是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思想实验和理论哲学建构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李老师主要介绍了模态化知识论的两个主要主张,即敏感性条件和安全性条件;第三部分是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围绕模态化知识论中敏感性条件和安全性条件所涉及到的案例(以安全性条件为主),为大家展示了:随着思想实验愈发复杂,安全性条件理论作出的相关回应,以及安全性理论的回应对思想实验本身产生的一些反馈和影响。最后一部分,结合既有思考,李老师探讨了“思想实验”在哲学研究理论建构中的效力,涉及到了有关思想实验的一些可能的拓展性维度和方向。

 

在第一部分,李老师对于“思想实验”这个理论对象做出了界定和澄清,将思想实验大致描述为“通过想象来构造相关案例的方式来揭示某一研究对象本质的理论研究工具”。思想实验不仅在哲学领域内是重要的研究工具,也在其他学科领域如考古学、物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李老师指出,思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理论建构所指向的目标,这与基于相似性的类比推理不同;思想实验的指向性目标不同于纯粹的文学想象所追求的文学/美学体验,但是在应用某些虚构情节探讨理论对象时候,思想实验和文学想象可能会有所重合。思想实验的本质以及作为(哲学)理论研究工具的可靠性都是有争议的。此次报告基于争议较小的殊相主义(particularism)立场,从分析哲学传统下模态化知识论的相关从业者建构案例的视角出发,探讨思想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阐明了研究立场之后,李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思想实验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不同领域内的普遍应用:非哲学领域内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运动学的反思、现代物理学中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哲学领域内,著名的笛卡尔“邪恶精灵”案例、中国哲学中的“庄周梦蝶”案例、《孟子》中有关“恻隐之心”场景设想等等。

第二部分进入到本次讲座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命题知识为研究对象的知识论研究。盖梯尔的两个反例(思想实验)表明,存在一些情形,这些情形符合对于知识的传统定义——得到辩护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但我们在直觉上却不会将其看作知识。模态化知识论产生的重要动机便是解释盖梯尔式的案例,敏感性条件和安全性条件则是模态化知识论两种重要理论,二者可以被看作知识定义(除JTB三元定义之外)的第四个条件。敏感性条件和安全性条件在形式上表达为虚拟语气的形式,应用于考察认知主体的可能认知状态。在考察其他认知状态的时候,需要考察其他可能世界的情形。敏感性条件和安全性条件的优势在于他们都能解释一些盖梯尔式的问题。

第三部分,李老师围绕安全性条件理论涉及到的一些思想实验展开了讲解,以此向大家展示了思想实验和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伪谷仓”案例为例,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思想实验本身能否算作一个合格反例、比较它和哪种案例算是一类时候,理论和思想实验本身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互动。相比于“伪谷仓”案例,“彩票案例”则是一类可控性非常强的一种案例。从公平条件下的“彩票案例”到非公平条件下的“彩票案例”,在不断改进案例的过程中,问题逐渐复杂,对于安全性条件理论也造成不同影响——在公平性条件下,通过调节概率条件引出困惑,然后援引自身理论资源,用可能世界的分布关系来解释这个困惑;而非公平条件下的“彩票案例”中,安全性条件的解释使得两个认知主体的认知地位并不相同,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直觉,安全性理论在此遇到困难。这种情况下,安全性理论的拥护者很难从案例本身给出客观解释,但是可以分析案例中预先假定的直觉与安全性条件本身的视角差异给出分析(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视角差异),以此得出“相关理论判定与直觉判定之间并不构成实质的矛盾关系”的结论。面对进阶版“伪谷仓”案例、“最南边伪谷仓”案例或者进阶版的“钟表案例”,李老师指出,这些案例在改进之后虽然可以使得我们得出“认知主体的信念是安全的”这样一个结论,但是进阶后的案例中的直觉已经不再像经典盖梯尔案例引入之时那般强烈。因为随着案例的复杂化,问题争议的焦点已经转向思想实验能否按照设计者所意图的那样对安全性理论产生反驳效果,这也是思想实验与理论之间互动的一种结果。

最后一部分,李老师主要探讨了思想实验的本质特征以及思想实验所扮演的理论“角色”。根据李老师的介绍,描述思想实验目前主要有两种流派,以Ernest Sosa为代表的“理智直觉”(intellectual intuition)理论;Jessica BrownHugo Mercier等人主张的“推理主义”立场。而Timothy Williamson将思想实验视作一种特定类型的动态性反事实条件推理。李老师认为,相比其他主张,这种特定类型的推理解说能更好地符合我们在认知安全性理论中所提到的思想实验与理论互动的实践。最后,李老师大致将思想实验所扮演的理论“角色”总结为如下几种:作为“反例”的“思想实验”,如经典盖梯尔案例;作为“论据”/支持性的数据的“思想实验”,如语境主义者所提出的银行案例;以及作为理论研究对象的“思想实验”,如实验哲学中对于思想实验的相关研究。

 

在李老师精彩的讲述之后,吴东颖老师对此次讲座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问题并做了一定补充。在认知安全性条件方面,吴老师提出了安全性理论判断中可能世界距离远近的标准等问题;有关思想实验方面,吴老师对思想实验的充分必要条件、思想实验的等同条件等提出质疑,并做了一些有益补充。李老师对吴老师的评论表示感谢,并对吴老师的问题做出了相关解答,二位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

吴老师评论之后,关迪同学就思想实验与科学实验中思想设计的区别以及安全性理论对可能世界排序问题进行了提问;司祝平同学的问题是思想实验在什么意义上产生经验待验证的结果;翟宸宇同学就影响因素与可能世界排序的问题进行了提问;王煜萍同学对比敏感性条件对安全性条件是否真正地反事实提出自己的困惑。李麒麟老师对上述同学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最后,苏湛老师对关迪同学提出的问题做出了一定补充和解释,并宣布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李麒麟,男,2013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哲学系,获哲学博士(Ph.D)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分析哲学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下的)知识论与语言哲学,特别关心在分析哲学研究传统下的跨学科研究。所从事的研究论题涉及:关于“知道”(knowing)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在知识论框架下的心理-语言表征及其相关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