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1年第23期报道: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的挑战与出路

  • 赵思研
  • 创建时间: 2022-01-04
  • 1165

20211224日下午2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23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S202举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彭耀进副研究员应邀主讲,题目是“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的挑战与出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彭老师首先回顾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的“14天规则”产生的科学背景,从最新国际动态展开演讲主题。在科学发展进程中, 14天规则不断遭到挑战,各国围绕规则也产生了争辩。未来各个国家如何调整和应对规则,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伦理文化,将是干细胞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主讲人:彭耀进副研究员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英国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的成功引发了公众的讨论,其核心问题是胚胎的道德地位以及是否允许因研究目的而破坏胚胎。为解决争议,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委员会提出“14天规则”,这一规则作为政策工具非常成功。然而,它的科学证据也并非无懈可击,也没有解决胚胎的道德地位等伦理问题。从长远看,规则的改变势在必行。2021526日,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发布最新版《干细胞与临床转化指南》,正式提出调整“14天规则”的建议。英、美等各国就此表态,并提出应对举措。

是否需要修改规则,首先应进一步厘清人类胚胎体外培养超过14天之后对于科学、医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在对科学问题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决定是否放宽、如何放宽。同时,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在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公众等多元主体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之前提下,才能进行改变。还要配套完备的监管工具和政策,并加强国际交流与互动,形成一致意见。

讲座现场 

历史上,我国受儒释道等多种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现代伦理观。我国法律允许对人体胚胎开展研究,但要限定在规范之内,遵守伦理道德,不得危害人体健康。而当我国科技已经处于最前沿,“14天规则”也面临着改变的问题。相应地,需要从多方面考量,比如确立共识性的胚胎概念;制定指南指导科学研究,严格分类管理,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生命技术;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保持与国际的沟通,保持科学上的一致性,避免出台政策后形成更多的风险问题和争议。

师生讨论 

讲座结束后,彭老师与在场师生就法律监管、伦理观以及伦理学的发展、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为思考人类以及动物胚胎研究、基因编辑等问题带来新的启发和视角。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杨岭楠】

 

【主讲人简介】

彭耀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致一研究员,科技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士、法学博士(Maastricht University);主要从事生命科技法律与伦理、知识产权与标准,科技与创新政策等研究;中科院青促会会员、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伦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智慧资产及法律应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研究成果发表于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 (X2) Cell Stem CellCell Proliferation等国内外期刊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项目,包括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科院学部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协调研课题等。担任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Health Care Analysi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FWO)、欧洲科学基金会(ESF)等高级研究项目评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