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1年第12期报道:有壳机动,明德何用——赛博格时代中的机器人伦理困境

  • 创建时间: 2021-06-28
  • 1808

2021618日星期五下午13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12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阶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薛少华老师作了题为有壳机动,明德何用——赛博格时代中的机器人伦理困境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首先,薛老师简要介绍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变革和冲击。相较于传统机器人,如今的机器人技术更加关注机器人的社会化。其中,我们如何看待机器人的身份是机器人伦理关注的重点。薛老师从人类对永生问题的关注出发,指出当前两种可行的路径:意识上传和赛博人(即机器化生物)。通过介绍生命树模型,薛老师呈现了人和机器人之间的生命形态区别。

其次,从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畅想,到现实中从事“3D”工作的机器人,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角色。随着人工智能在衣食住行领域的广泛应用,个人身份信息和行为数据有可能被整合在一起,以便机器更了解我们。但是,一方面,如果这些信息利用不当,则会引发隐私和数据泄露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社会关注的相关伦理问题,需要我们提早考虑和布局。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人机交互带来了新的挑战。薛老师认为,虽然社交机器人满足了人类情感互动的需求,但是它们也有可能对人类造成情感伤害,而这种伤害的危险迄今为止尚被低估。因此,为了理解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类复杂的社交机器人的区别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必须了解社交机器人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具体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在基本的层面上影响着人类。

最后,薛老师讨论了机器人时代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他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尽可能提前做出预案。报告完成后,薛老师解答了部分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赵莹莹,文/赵莹莹】

【主讲人简介】

薛少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民革党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交叉平台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新近出版专著《知觉即行动:从哲学概念到机器实现》、译著《机器人伦理学》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认知科学、人机交互与机器人伦理等方面的论文。2018年始,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课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学”,是全国高校范围内最早开设的机器人伦理课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