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23期报道:女性与科学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20-01-05
  • 1816

       2019年12月27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23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李大光教授做了题为“女性与科学”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首先,李大光教授介绍了此次讲座的选题背景。李大光教授长期从事科普研究,在一次长期的调查中,开始注意到女性在科学研究中参与的事实与受到的偏见,于是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联合国将每年的2月11日设为国际妇女与儿童科学日,可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女性和儿童参与科学、工程活动有着积极之势。

       随后,李大光教授通过梳理世界范围内著名女性科学工作者的故事,来说明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科学工作中地位变化的趋势。她们是:发明注射治疗法的爱丽丝·鲍尔、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发现了几种病毒结构的萝莎琳德·富兰克林等、2015年获得“科学成果突破奖”的基因编辑创始人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女性NASA科学家凯瑟琳·约翰逊、在黑猩猩研究和环境教育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珍·古道尔等。

       除此之外,李大光教授还讲述了很多女性中国科学家和华人科学家的情况。例如美裔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她参与研究了如何利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的同位素,常被人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但是她却不被很多人所知道。还有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公民——屠呦呦,她却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科学头衔。以及年轻一代的女性科学研究者,如开发编程基因工程工具的杨璐菡博士、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

       接下来,李大光教授以多个科学事件为例展开论述了掀起科学文化浪潮的女学者。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路易斯·卡逊,其著作《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为儿童受教育权利进行斗争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Malala Yousafzai;还有在国内进行拍摄雾霾纪录片而广受关注的柴静。

       最后,李大光教授还对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概述。资产阶级妇女运动首先起于启蒙思想深入人心的法国。1791年奥兰普·德古热发表《女权宣言》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份要求妇女权利的宣言。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主要是争取政治权利;第二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集中于争取工作场所、性行为、家庭和生育权利;第三个阶段是1990-2000年开始出现了“女权主义者”;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左右,开始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人类平等。

       在讨论环节,李大光教授与同学们就女性科学家研究面临的困境、科学成果展现的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汤深语,图/汤深语】

 

【主讲人简介】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际青山年科学素养纵向研究课题组中国研究人员;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02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传播学校级教学优秀奖。著译代表作有《科学传播简史》(2016年“文津奖”推荐10本书排名第二)、《魔鬼出没的世界》(2000年“海峡两岸吴大猷科学图书佳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