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20期报道: 中国早期玻璃的兴衰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9-12-09
  • 1217

       2019年11月29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20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杨益民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早期玻璃的兴衰”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首先,杨益民教授对玻璃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东西方玻璃的起源进行了梳理。玻璃为什么如此重要,以及玻璃的定义是什么?杨益民教授先解答了这两个问题。西方玻璃起源于尼罗河、两河、印度河流域。主要着釉方法有三种:施釉法、包埋(渗透)法、起霜法。相比釉砂,玻璃晚2000多年才出现,主要是因为釉砂成形时是冷加工,而玻璃是热加工,以及当时对半珍贵宝石的需求,导致了技术的集成创新。

       然后,杨益民教授讨论了中国玻璃的起源。釉砂是玻璃的前身,是原始的玻璃。早期中国古代玻璃的制备技术与中国古代原始瓷和青铜冶炼技术相关,其中钾基玻璃主要受到炼丹术和硝石的影响,而铅钡玻璃主要受到炼铅活动影响。在西周时期,釉砂的生产有本地生产、不做大器等特点。到了战国时期,战国的釉砂和西周的釉砂相比,以铜致色,珠子本体成形工艺类似。

       接下来,杨益民教授依次讲述了中国铅钡玻璃和钾基玻璃的起源。其中,铅钡玻璃与中国紫颜料有关。而钾基玻璃,则与炼丹术中硝石的使用有关,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最后,杨益民老师梳理了东西方典型玻璃的演化,简述了早期玻璃的功能和早期玻璃消失的情况。在东西方典型玻璃演化的过程中,中东是以钠钙玻璃为主,中国以铅钡玻璃为主,而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以钾玻璃为主。早期玻璃主要是当作玉来使用,但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无休的年代,汉文化遭到严重损毁,玻璃工艺亦不能幸免,除玻璃耳珰等少许使用器外,铅钡仿玉工艺基本消亡。

       在讨论环节,杨益民教授与同学们就中国早期釉砂的生产、中西方早期玻璃的对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汤深语,图/汤深语】

 

【主讲人简介】

       杨益民,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有机残留物分析、珠子和硅酸盐村料(包括玻璃、玉器和陶瓷等),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挖掘古代遗存的潜信息,开展先进谱学分析的文物适用性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活动和复原古代社会,解决相关考古学问题,并为文物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