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8期报道:天文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9-11-18
  • 1411

       2019年11月15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18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黎耕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天文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黎耕老师在简单自我介绍之后,先向在场同学们展示了几幅欧洲油画,如梵高的《星空》等,紧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中国古典的天文图。黎耕老师点出了画作背后人类关于天文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宇宙星空探索的热情,进而引入到了今天的讲座主题——天文学。

       “在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决定了这个时期知识的天花板。”黎耕老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并为此展开讲述。首先,他以通俗晓畅的语言向大家讲解了天文学当前的三大重要问题,即两暗(暗物质、暗能量)、一黑(黑洞)、三起源(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紧接着,他又梳理了目前天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几何宇宙、动力学宇宙、观测宇宙、物理宇宙。

       在对专业的天文知识有一定的介绍之后,黎耕老师从历史的角度盘点了为什么天文学是人类文明的天花板。他主要介绍了以下7个事例:古代星图的绘制;1706年哈雷彗星轨道的计算;1781年,赫歇尔发现天王星;1801年,皮亚齐发现谷神星;被计算出来的行星—海王星;一直没有找到,后经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理论所解释的“祝融星”;以及发现冥王星。黎耕老师详实地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的故事,并通过它们来说明这些重要的发现都决定了那个时代的研究取向。

       回到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如何认识宇宙的呢?讲座的后半段,黎耕老师一一讲述了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对彗星的认识、宇宙发展的过程。目前这些认识得益于理论的发展以及观测方式的进步,比如爱因斯坦和艾丁顿的学术发现,从1609年望远镜发明到全新一代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的突破。黎耕老师一并介绍了目前各个国家主要进行观测的望远镜以及我们国家的天文观测仪器。

       最后,黎耕老师用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引入到了一个更加值得思考和极富吸引力的话题——黑洞。“天文注定是小众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天文学本质上就是反传统的,对不确定的探索,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黎耕老师最后用这样一段总结结束了本次讲座。在讨论环节,黎耕老师与同学们就天文学有关的问题,以及在讲座最后提到的黑洞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汤深语,图/汤深语】

【主讲人简介】

        黎耕,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从事考古天文学与历史天文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副秘书长、北京分会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执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