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4期报道:机器认识论何以可能?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9-10-13
  • 1001

 



       2019年9月27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14期“机器认识论何以可能?”在中关村校区S10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研究所董春雨教授做了题为“机器认识论何以可能?”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讲座。此次讲座内容是以董春雨教授和薛永红合作撰写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上的文章《机器认识论何以可能?》为基础展开的。       

       讲座开始之前,董春雨教授首先从他2007年访问学者期间如何接触到这个话题、国内科学哲学研究情况以及自己从事复杂性研究的经历展开,引入到了今天的讲座。

       首先,董春雨教授讲述了目前机器已经介入到了科学的认识。先用数据展示了当下机器的不可替代性。然后对人机的优劣进行了对比,人类具有如迟缓的反应时间和高度易疲劳性、易犯错、人工成本昂贵等缺点;而机器却拥有短时间内经验数据积累能力、不需要人类经验、专家知识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超过人类等优点。

       接着,董春雨教授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被用于科学研究的400多年的历史中,根据机器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三次重要的变化,划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发生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初,机器实现了对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第二次革命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引入科学研究,延伸了人的脑力。第三次革命即是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出现。这三次革命凸显出了机器的主体地位的,并且形成了一种非人类中心认识论的新形势。并认为这映证了技术哲学家西蒙栋(Gilbert Simondon)对技术的思考,即技术的系统化使得人类被去中心化。董老师从人的经验到机器的“经验”得出认识论从人类中心走向非人类中心的结论。传统的经验主义框架下的机器只是对人的感官系统的放大,其经验本质还是以人为主体的。但新经验主义侧重于人与机器的实践关系,因此,新经验主义的经验主体已经不是独立主体,而是人与机器共同主体。

       最后,董老师对目前机器认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主要是以下四个部分:机器经验、算法与知识、机器认识的增长、不可透明性表征和算法偏见。同时还对本次的讲座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人类对机器的种种担忧,折射出的是人类对于迅速发展的智能系统在某些方面远远超出人类自身能力所产生的恐惧和不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基在作祟,并非是不透明性本身带来的。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中的所谓的“算法黑箱”(即使在未来不能被解开)可能正是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就如同人类不理解直觉、梦境、灵感的机制一样。因此,人类应该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这种不透明性,或者最起码应该理性地看待这种以机器为主体的认识论,而不是坚决地予以抵制。

        在讨论环节,董春雨教授与同学们就机器认识论有关的问题,以及在讲座中提到的科幻电影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文/汤深语,图/汤深语】

【主讲人简介】

       董春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系统科学学报》副主编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等。曾发表《对称性与人类心智的冒险》等学术专著20余部,在《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与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等多项研究。长期担任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史研究、科学技术概论等课程的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