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0期报道: 中国当代科技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论: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为案例

  • 文/张亚军,图/张亚军
  • 创建时间: 2019-06-27
  • 1823

 

 

       2019年6月21日星期五下午1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0期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1-3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藜教授为我院博士研究生作了题为《中国当代科技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为案例》的报告。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兴波副教授主持。

       尽管科技史已经是一级学科,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论。在本次讲座中,张老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为案例,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2014年春,张藜教授科研团队受基金委政策局委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0年发展历程研究”课题。2017年1月,该课题结题,完成了约18.8万字的《基金委30年发展历程》的研究报告和一篇质量很高的硕士学位论文。此次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三步。首先是档案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包括了基金委1981年至今的百余卷一千多份档案资料。张藜教授强调,对档案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由于档案的缺失、不完整,我们需要寻找其他途径。因此,团队又完成了18人次的亲历者口述访谈,包括个人访谈和座谈会。访谈录音资料达1102分钟,访谈整理文字资料达19.1万字。最后梳理了30年关键节点,完成论文。张藜教授认为在研究中要避免写成各方面的工作总结,要突出各阶段中的发展特征,以揭示NSFC三十年的主体发展脉络;并且不能局限于NSFC自身的发展历史,而是把机构史置于相关科技体制、政策演变背景之下。

       在杰青项目中,张藜教授科研团队首先也是收集、分析资料;然后分两条线进行访谈、调研:一条线是访谈基金管理者,另一条线是对全部杰青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最后完成论文。张藜教授认为研究者必须扩展知识结构,包括科学史、社会学、心理学等。她还举例强调,研究者需要对口述史料进行甄别与合理推断。

       本次讲座不仅吸引了本院同学,还吸引了许多其他专业和领域的学者。讲座结束后,参与者积极发言、提问、讨论。比如有同学提出了如何处理孤本访谈材料的问题;如何与委托方沟通的问题;文案和访谈的顺序和平衡的问题;等等,张老师都一一给与耐心的回答。讲座最终在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文/张亚军,图/张亚军】
【主讲人简介】
       张藜,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科学史、现代化学史、中国科学院院史,促进了对共和国科学体制、党的科技政策与知识分子政策演变、科学家社会生存状态等问题的深入认识。十年来担任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联络组织国内同仁,致力于抢救、挖掘、整理近百年来记录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推动了科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建设。策划和组织科学家展览、绘本等活动,在科学史研究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