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6期报道: 心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条线索

  • 文/王江山 图/王江山
  • 创建时间: 2019-05-22
  • 1504

 

2019517日下午1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6期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1-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文涛老师,他带来了题为《心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条线索》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时至今日,我们对心智仍然所知甚少。尽管如此,心智无疑是驱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力量。历史的展开过程也是心智自身不断重塑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起点在哪,终点是否在临近?张文涛老师试图从几个角度梳理和回答这些问题。

张老师在讲座伊始指出,历史学有预判未来的功能,历史学家应当致力于发现历史背后的东西。他向同学们阐述了历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挑战,和海登·怀特、休谟的理论,并由此向同学们发问,“人性是什么”。同学们也从各种角度踊跃回答。张老师认为,人是反归纳的,因此人性是很难界定的。他用柏拉图的身心二元论和撒路斯特、帕斯卡关于人性的探讨来回答这一问题。

接下来,张文涛老师又陈述了达尔文和赫胥黎在人类身体和心智问题上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根源在于心智的不同,但心智很难界定,不同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认识也不一致。张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神经科学、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物理系统、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解释,分别评判了各种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心智具有一种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体现在几个方面:追求超越空间的约束;追求超越时间的约束;追求超越物种的约束;追求超越认知的约束,追求超越存在的约束。一言以蔽之,向无限挺进。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一观点,张文涛老师详细介绍了心智视角下的历史进程,和在心智驱动下人类历史的四个阶段。他分析了农业革命的原因和古典文明道德秩序的普遍生成,又重点介绍了科学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历史解释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发达是科学兴起的重要条件,但张文涛老师认为这种传统的历史解释是一种无效解释,或者至少不是根本原因。他略微修正柯瓦雷的思想,认为心智从来就存在着向无限宇宙挺进的过程,道德世界是主要和临时的栖居地,而这为科学的兴起准备了土壤。特定时代下数学和物理学的耦合也许是造成认识飞跃发展的关键原因。

之后,张文涛老师又拓开一笔,和同学们探讨了后人类的可能性,阐述了心智是否可以被超越的设想,以及研究心智问题的意义。张文涛老师总结道: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的历史,心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系和线索,因为心智,我们得以在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下生息绵延,可以怀揣梦想,向未知世界开疆拓土,它为我们提供了上限和下限。

在讲座的最后,张老师与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就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的智能爆发节点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讲座最终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王江山 /王江山

【主讲人简介】

张文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哲学与史学理论。参著《西方史学思想史》,发表《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科学起源》、《尼采、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性》、《区分历史书写的三种范式》等论文译文数十篇,译有汤因比《文明的接触》、约恩·吕森《思考乌托邦》、马里克《巴基斯坦史》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