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8年第10期报道: 走向新时代“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

  • 文/冯础,图/冯础
  • 创建时间: 2018-06-17
  • 1502

2018年6月1日上午九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8年“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0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大学马来平教授作了题为“走向新时代‘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工作。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马老师回顾了建国以来,主流科技观的历史沿革情况。马老师指出,在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主流的科技观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这一科技观认为,自然科学是生产经验的总结产物,进而服务于生产过程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将直接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势力宣扬科学技术具有阶级性,提出了“上层建筑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产物,是意识形态和与其对应的社会制度、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等等活动的一种总和与表现。而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科技观得到了重建与升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两个论淡被第一次提出。这种“生产力科技观”不仅仅是对“上层建筑科技观”的拨乱反正,同时也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的超越。最后,马老师通过考察科技观的历史演变,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启示:“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

“生产力科技观”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确实起到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绝非不可更张。正如马老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中强调的一样,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科技观。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表现升级,科学技术的辐射力扩大,核心技术成为大国、强国之间竞争的焦点,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独立因素,而是成为影响乃至支配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了。马老师风趣地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科技观”略微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显得“有点窄”、“有点偏”和“有点浅”了。“有点窄”指的是该科技观仅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这一局部功能,而忽略了科学技术对生产以外的综合国力的整体影响;“有点偏”是指这一科技观只看到了科学技术有形的物质功能,而对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功能相对有所忽视。“有点浅”是指这一科技观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应用技术层面的作用,而对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层面没有特别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马老师得出结论:新时代需要新的科技观,也即是“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

讲座的第三部分,马老师进一步地阐述了“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提出了塑造“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的几个着力点。其一,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信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路、必由之路和最健康之路,让“科技+”成为各行各业的方针。其二,要树立科学技术是国家安全根本保障的信念,抢占高科技及其核心技术的制高点,认识到国家安全直接依赖作为高科技研发高地的武器装备,认识到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在于核心技术。其三,要增强科学技术是最具时代性先进文化的意识,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不仅仅是文化,而且还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马老师激动地总结道:科学技术尽管研究自然界,但也承担价值。它以其磊落的精神,深邃的思想,睿智的方法和醇厚的道德,展现出自己多彩的精神世界,表现着自己的文化本性,先进于其他各种文化,又比其他各种文化更具亲和力。正确树立新时代的科技观,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件根本大计。

讲座的最后,马来平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冯础,图/冯础】

【主讲人简介】

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科学社会学等。著有《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科普理论要义》《科技与社会引论》等;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论文两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