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8年第4期报道: 古陶瓷的产地研究

  • 文/肖珈,图/肖珈
  • 创建时间: 2018-04-30
  • 1866

2018年4月20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4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朱剑副教授作了题为“古陶瓷的产地研究”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在第一部分朱剑副教授对“产地研究”(Provenance)的概念由来进行叙述。“产地研究”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存在,初始意思为出土地点,后期泛指制作来源。而在1840-1850年左右,随着科学分析的加入,以欧洲化学为主,认为化学特征在无机质文物中是不变的,并可指示原料特征。随即,诞生了指纹元素“Chemical fingerprint”,更新了对产地的认识。1960年后便步入考古化学的黄金时期。此时对实物进行产地研究就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科学手段、多种研究对象、多元统计分析的综合实践。

在第二部分,朱剑副教授简述了产地研究的发展史。最早进行文物科学分析是马丁•克拉普罗特(Martin·H·Klaproth,1743-1817)。后期根据G·Harbottle考证,M·Fouque最早在1869年《两大陆评论》(Revue des Deux Mondes)中论及圣托里尼岛的陶器时提出产地思想,但仍存在着争议。1895年,T·W Richards在哈佛所作报告涉及古代雅典陶器产地分析。E·R Caley通过总结古代金属的质地,逐一归类鉴定后,发现铸币质地与经济文化关系紧密;但并未与考古学或人类学联结。随着二战结束,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涌现,1949年芝加哥大学Williard Libby发明了14C, 14C的发明对于测定文物年代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第三部分,朱剑副教授结合了L·Wilson·A·M·Pollard的产地假设进行了简要分析。产地假设一共包含了六个方面:(1)原料与产品;(2)地球化学的“指纹特征”;(3)足够的分辨率;(4)混合特征可辨;(5)特征与埋藏环境;(6)交流模式。同时,他还辨析了几个易混淆的名词,如“矿料来源”、“溯源研究”、“地球化学示踪”、“地域考古学”。

第四部分,朱剑副教授简要介绍了产地研究中几个常用分析方法,并通过图示依次讲解了方法的原理,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1)NAA——中子活化,通过中子击中检测目标,使其衰变、反应,从而检测其反射产物。但其只能在反应堆中进行检测、分析,所以检测费用及场地受限;(2)XRF——是利用X射线光子或其它微观粒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次级的特征X射线(X光荧光)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3)ICP-MS——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此方法在检测微量元素方面上最为准确,但却是所有检测方法中最为昂贵的。

第五部分,朱剑副教授结合了生动案例系统说明陶瓷产地研究对揭示古代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南澳1号中,发现大量瓷器,经过对瓷器进行产地研究,发现沉船中的陶瓷主要源自于我国的漳州窑。这是我国明代海上丝绸贸易上陶瓷的主要生产来源。通过对沉船陶瓷的产地研究,在更深层次上展现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

朱剑副教授在讲座中一再强调产地分析作为科技考古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实物遗存蕴含信息的深层提炼。它不同于对文物的简单鉴定,虽然二者在分析实物信息时有部分重叠之处,但产地研究更强调通过对实物产地的分析、鉴别,从而揭示出某一民族、某一地域在古时文化、经济交流的状况。

讲座最后,朱剑副教授同师生就目前我国在地质、文物产地上是否建有比对的数据库,14C鉴定方法的应用及产地研究的鉴定方法标准问题予以回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肖珈,图/肖珈

【主讲人简介】

朱剑,男,江苏常州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科技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陶瓷科技考古、X射线考古等。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