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22期报道:万能视角建筑学

  • 【文/肖珈,图/何涓】
  • 创建时间: 2018-01-06
  • 1749

2017年12月29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22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作了题为“万能视角建筑学”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兰俊博士主持了讲座。

朱文一教授首先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叙述了数字时代飞速发展后,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以致智能手机已演变为微型移动的互联网。同时智能导航、卫星地图的应运而生,开启了人们从手机屏幕的数字化、虚拟化视角体验建筑的新时代,因而给当今的建筑师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随后,朱教授介绍了数字时代建筑设计内在发展结构,包括数字化技术(CAD、BIM、大数据)、数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表皮设计、3D打印)及数字化生存。

   如何能在虚拟的地图中将城市地标瞬时捕捉,又如何能带给人们全新的视野?带着这些疑问,朱文一教授引出了“万能视角”这一重要理念。为了将万能视角概念生动演绎,朱教授将其与凡人视角进行了区分与比较,并巧妙借助了文学的人称叙述视角进行类比。第一人称-通常意义上,从凡人角度到鸟瞰视角的建筑视觉体验(Man’s Eye+ Bird’s Eye View)。而第三人称-透过谷歌地球+移动互联网中,从万能视角,鸟瞰视角到凡人视角,全方位建筑视觉体验 God’s+ Bird’s Eye View +Man’s Eye。

朱文一教授鉴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方寸小屏之间完整呈现城市地标的设计诉求,提出城市地标扁平化设计的五原则。

原则一:突出二维效果(2-Dimensional)。它强调在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二维图案的形式,拒绝体现阴影、透视、渐变等三维效果、景深的设计。在手机卫星地图中,城市里的所用建筑都被“扁平化”为屋顶,呈现为二维平板形式,由此凸显城市地标的标志性。

原则二:追求极简风格(Minimalism)。它主要体现出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方、圆、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元素,追求单一、纯净、简洁的构型,拒绝使用复合形式。简单的几何图形易于在智能手机方寸之间的卫星地图上辨识。

原则三:注重字体排版(Typographic)。字体排版是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文字排版等作为建筑形式要素,恰当的字体选择及其精美的排版可使城市地标在智能手机卫星地图上变得容易识别。在虚拟空间中,万能视角下的建筑屋顶不仅成为优先的建筑体验,而且可以作为建筑正立面、主入口形象。将建筑主入口的设计与建筑名称的文字排版相结合,可探索城市地标建筑全新类型。

原则四:创造象征意蕴(Symbol)。创造象征意蕴是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为象征某种精神或议题物质载体成功的城市地标,通常都具有富的象征意蕴,而在伟大的城市中,也必然会产生体现伟大象征意蕴的城市地标。

原则五:巧用图底关系(Figure-ground)。它着重反映出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通过巧妙的构想和布局,重塑和提升场地及其周边的“图底关系”,进而凸显城市地标。

为能充分展现这五大“万能视角建筑学”原则,朱文一教授生动列举了工作室参赛的各类作品,并逐一解读作品中设计的理念与原则的体现。朱教授一再强调“万能视角建筑学”的建筑设计思想是综合了凡人视角等多重的建设设计思想,它将会使建筑设计更符合数字时代下人们以虚拟方式体验建筑的新要求。同时他引用了吴良镛先生提出中国人居科学理论,即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位一体意识,横跨理、工、文、艺学科门类,“打破设计壁垒,融通设计领域”,展望了未来建筑学设计的发展新动向。

讲座最后,朱文一教授同师生就现代建筑对风水学的利用,建筑设计的安全性能,及如何能不断保持创新、在设计上能别具一格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等问题予以回答,并向同学们传授个人的学习、设计理念与经验。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文一工作室主创建筑师;担任《城市设计》期刊主编;提出边界原型理论、万能视角建筑学等理论。其设计的建筑方案多次荣获国内外设计竞赛奖项;同时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监事会主席,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首都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