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16期报道:科学与宗教概念的演变

  • 王广超
  • 创建时间: 2017-11-16
  • 1756

2017113日上午9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6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期开讲。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张卜天副教授应邀为大家作了题为“科学与宗教概念的演变”讲座。

张老师首先列举了古今不同时期的多位国外学者(包括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科学”与“宗教”冲突性的讨论,指出学术界内外都习以为常地将二者视为对立双方的现象,继而引出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科学”与“宗教”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之间又究竟经历了何种演化,才建立起目前这样的关系?接下来,张老师参考Peter Harrison 的著作The Territories of Science and Religion(该书为作者的“吉福德奖座”整理稿,中文版为讲者译《科学与宗教的领地》),逐步回答了这些问题。

张老师认为“科学”与“宗教”被具体化是二者产生关系的前提。首先,对于二者的一种常见的叙述是“古希腊哲学家第一次摆脱了神话,寻求对自然现象的理性解释;随后,基督教的出现使科学遭遇了挫折,在中世纪显著衰落;随着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科学终于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沿着进步的道路走到现在”,这种叙述前置性的将科学从一开始就置于与宗教的特殊关系中,是种过于简单且并不准确的描述。接着,张老师以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英译本标题的变化和1550-1680年间“Christian Religion”和“the Christian Religion”词频对比的变化为例,解释了“宗教”从现代早期之前的一种德性、“基督徒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类属‘宗教’下面的一个种”的释义,从16世纪开始内在倾向客观化,转向了一种“系统的、类属的东西”的释义;而“科学”也从现代早期之前的“通过逻辑证明的演练而逐渐获得的心灵习性”转向了方法和教理。

在古代,自然哲学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自然的研究,是认为有一种道德秩序内嵌于宇宙的结构之中,亚里士多德还区分出三种理论科学,并规定正确的研究顺序应该是“从物质的、可变的东西开始(自然哲学),然后到与物质相联系的不变的东西(数学),最后到不变的、完全脱离质料的更高的神性事物(神学)”。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最终目标是类似道德和灵性的发展。到了中世纪,人们研究《圣经》与自然,认为每一个造物被设计出来都是为了彰显某个神圣真理,对自然的研究重点在于其道德含义和神学含义而非因果关系,但新教改革家只承认《圣经》具有宗教权威性,而不承认其具有自然权威性,这促进了对寓意诠释的批判,这种禁止寓意诠释打破了《圣经》与自然的密切关联,使自然界从圣经诠释中解放出来、有了独立性,得以变成自然哲学。但类似的是,新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又使得自然物内在的因果能力被剥夺,变成了神使之为之、神创造了自然律这样一种机械自然观。新教改革家们强调人的理性和感觉都是不可信的,为了完善人的感官,发明出了望远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而产生了新的实验自然哲学,它认为人的理性和经验容易出错、单凭理性和经验不可能参透事物的真正本质、必须在特殊条件下重复进行实验观察,并且科学研究必须是合作的、集体的和累积的。

宗教改革后,出现了“诸宗教”,即复数的宗教(religions),承认了基督教以外宗教的存在。与这种宗教观念的进步相平行的,是新的进步观的产生。人的进步从“个人朝着智慧和德性的目标自然地运动”转变成“无数个人对知识的累积贡献”,也就是进步观念从个人领域转移到历史领域,这是现代性的标志之一。现代科学得以经过三重过程而诞生,分别是“科学家”这种新身份的出现(这也使得科学事业有了新的命名,“自然科学”从1800年开始渐渐取代了 “自然哲学”)、科学具有排除了宗教与道德因素的独特方法(这是科学与人文分裂的一个来源),最后通过对新科学划定明确边界和设定对比情形而得到加强(划分出数理天文学、技术、自然志和自然哲学)。科学在19世纪后期的这种融合第一次使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成为可能,因为宗教与科学已成为一个范畴的两个面,宗教乃是科学所不是的东西,也是从19世纪开始人们才第一次开始谈论“科学与宗教”。然后张老师以科学与佛教的关系为例证,解释了宗教的中性化现象,同时批判了一种对科学进行攀附的宗教观。

在总结部分,张老师强调科学与宗教既不是冲突的、也不是和谐的,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形成过程,并且二者不是自然种类,所以都不能代表人类的某种普遍特征,这是做自然史和自然哲学的研究者们要注意的问题。接着张老师回答了在座师生的积极提问,最终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于乐乐,图/于乐乐】

【主讲人简介】

张卜天,1979年生,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思想史。著有《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机械论的起源、演变及其问题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主编和翻译“科学源流译丛”、“科学史译丛”,主要译有《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世界图景的机械化》、《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等四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