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9期报道: 中宣部科学处与共和国早期的科学事业(1951-1966)

  • 王广超
  • 创建时间: 2017-06-17
  • 1684



201769日上午9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9期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张藜教授作了题为中宣部科学处与共和国早期的科学事业(1951-1966的讲座,国科大人文学院的袁江洋教授主持了讲座。

    张藜教授按照历史学研究规范,先是简单的介绍了该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缘由、学术回顾、史料的来源等内容,随后具体地讲述了中宣部科学处这一组织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建制、人员和具体工作、科学处若干成员的个人际遇,以及其在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等内容,最后总结出共和国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管理科学事业的组织机制情况。

    张藜教授认为,1951年科学处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宣部自身管理领域扩大和调整的产物,目的在于强化党对科学工作的领导。由于其中宣部的背景,科学处实际承担了一部分对科学院的“日常”行政和管理职能,成为党领导科学工作的重要管道,为政权更迭之后科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新科学体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些保障。此外,科学处还参与了诸如“批判乐天宇事件(1952年)”、“起草《中央对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1954年)”等科学政策事件和知识分子政策事件的处理,在某些知识分子政策事件中甚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种角色更多是服务于国家意志,并受高层政治的控制,但在矛盾尖锐、与政治无直接冲突的科学领域,它仍然独立的发挥了某些作用,并对相关领域以及科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演讲期间,张藜教授还着重介绍了科学处的成员情况及龚育之、于光远、李佩珊等人的个人际遇。并认为,科学处的成员通过在知识生产领域的耕耘标识出了自我的身份,既是优秀的党政干部,在学术领域又成绩斐然,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此外,张藜教授毫无避讳地提到,有关科学处的资料主要是口述史料,准确性和客观性难免有所出入,同时相关档案资料也未开放,使得一些史实还无法准确揭示,这也是目前研究尚难以避免的问题。

最后,张藜教授指出,当代史的研究实则属于一种“知识生产”,可以发现历史、提供认知和揭示历史细节。正如对中宣部科学处的研究,它有助于我们了解新中国党领导科学、科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报告结束后,张藜教授与师生就共和国早期党领导科学工作的格局、科学处成员个人际遇、科学处参与的涉及知识分子政策事件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王新,图/王新

   

【主讲人简介】

张藜,云南昆明人。1989-2015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科学史、中国科学院院史、现代化学史、口述历史。代表性论著有“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1949-1966年——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等。目前担任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联络组织国内同仁,致力于抢救、挖掘、整理近百年来记录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