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1期报道:中国古代科学的“诗性”和“礼性”

  • 王广超
  • 创建时间: 2017-04-07
  • 2038

2017331日周五上午9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人文讲座” 2017年第1期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为到场的国科大师生做了题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诗性’和‘礼性’”的讲座,国科大人文学院刘晓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孙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科学?‘诗性’和‘礼性’”以及“中国古代科学的若干案例有哪些?”。

首先,孙教授就“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不一定只有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那种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西方科学才是科学,科学也可以以一种文明或者一种思想的方式来表达。科学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偶然性的,西方科学发展至今并不是必然的。孙教授风趣地说:“我们对于科学历史的认识,不应该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站在华山之巅鸟瞰世界,而是要下去走一走。”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几何的方法,但是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就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中国古代还有格致、冶金、炼丹、陶瓷等,也都是科学。

接着,孙教授重点讲述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特点,即“诗性”和“礼性”。孙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思维具有“诗性”,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跟《诗经》中的“兴象”类似。孙教授通过对《诗经》中的《伐檀》、《硕鼠》、《七月》等几首古诗的不同于常人的解读,让听众加深了对中国古代科学“诗性”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兴象”的类比,孙教授还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会让人联想到爱情;“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芣苢”会让人联想到怀孕;以及《史记天官书》中对星座的划分和命名,体现了一种天地对应的思想。

孙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礼性”是指它是为建立秩序、治理国家服务的。中国古代基于天文历法“月令”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些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科学知识,都会得到国家持续地大力支持。比如中国古代就极为重视水利,认为其是帝国的象征。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才有了水运仪象台的诞生。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官僚体系,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最后,孙教授对此次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中国古代有科学,当然我们首先要对科学的内涵界定清楚;中国古代科学有两大特点,即“诗性”和“礼性”。孙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报告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的宁晓玉老师及多位博士生跟孙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乔文艳,图/乔文艳

主讲人简介:

孙小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国际科学史学院(IAHS)院士。1984年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毕业,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研究,著有《中国汉代星空》(The Chinese Sky During the Han)及60多篇学术论文。现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执委、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DHST)执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