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7期报道:格物致知与科学

  • 文/王业飞,图/何涓
  • 创建时间: 2016-11-12
  • 1849

2016年11月4日上午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7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马来平教授作题为“格物致知与科学”的报告,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主持。

马来平教授的报告分为“‘格物致知’的两次重大转向”以及“两次重大转向的省思:‘格物致知’与科学的统一性”两大部分。其中“‘格物致知’的两次重大转向”又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程朱格物致知说的形成”、“实学思想家格物致知观的形成”。

在马来平教授看来,当前很多人仍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学是有害于科学发展的。然而儒学真的与科学相斥吗?在马教授的倡导与组织下,山东省科协连续以儒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为中心多次举办泰山学术沙龙。学术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竞相报道。一时间,中国学者从科技的角度再一次掀起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讨论。而马来平教授认为,这些讨论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对“格物致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马来平教授认为在中国儒学的思想史上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有两次重大转向。第一次转向是“程朱格物致知说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格物致知地位的跃升,二是格物致知认识含义的初显。在宋代以前,“格物”和“致知”没有连用的记录,仅只是儒学经典中的普遍概念,未对“中国古代科学”产生过直接影响。然而宋儒尤其是程朱认为,“格物致知”就是即物穷理。“语其大,至天地之高厚,语其小,一物之所以然,学者皆当理会。”所谓“理一分殊”即天地万物之理与社会伦常之理乃是一理,所以不妨碍格物致知方法的使用。且格物的目的在于追寻外物的性质和规律,因此,仅格事物之所当然是不够的,还要格事物之所以然。

第二次重大转向是“实学思想家格物致知观的形成”。实学家进一步强化了在朱熹那里还属于儒学旁支的“格物致知”思想的认识含义,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主要在于认识外物。如方以智就把“格物”视为“质测之学”。同时,实学家批判了王学末流的格物致知观,认为王学深陷格心、正心而不知格物,而这实际上使儒学“入与禅”,是极为有害的。最后,利玛窦等传教士的到来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而其内容上的客观性、形式上的精密性以及功能上的有效性等特点和实学思想一拍即合,迅速被实学引为同道。实学家们认为“格物穷理”更能准确的描述科学,遂以之代称。

最后,马来平教授对“格物致知”的两次重大转向进行了省思。他认为“格物致知”与科学具有统一性。第一次转向标志着儒学的一次重大理论调整。意味着儒学的对象从单纯的伦理扩展到包含宇宙秩序在内的更大范围,人间伦理与宇宙万物之理达成初步统一并开始用“格物”标志“科学”。第二次转向意味着“格物致知”与科学实现了某种统一,它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化转型。通过两次转向,“格物致知”成为了儒学内部存在的较有代表性的具有科学精神气质的因子。因为有这种因子的存在,儒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互斥,而是互相促进。

报告结束后,马来平教授以儒学与科学的关系为中心就在座师生提出的当代社会中西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大家获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王业飞,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职务有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科学社会学。代表作有《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科普理论要义》、《追寻儒学和科学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科技与社会引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