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上午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2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期举行,这也是新学期“科学与人文讲座”的首场报告会。本次讲座特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梅建军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李约瑟知识遗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主持了讲座。
梅建军教授的报告分为“李约瑟与《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项目”、“李约瑟的知识遗产”、“李约瑟研究所:过去、现状与未来”三个部分。
首先,梅教授介绍了李约瑟的生平和《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项目的渊源。少年李约瑟从自己父母身上分别学到了科学的思维和慷慨大度的行为方式,这种成长经历使李约瑟成长为一位跨越科学和宗教,跨越宗教和社会主义,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架桥者”。1924年李约瑟从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开始了一位生物化学家的科学生涯。后来李约瑟在鲁桂珍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文,并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于1943首次访问中国。1943年5月,李约瑟已在中国草拟了《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写作提纲,并提出著名的李约瑟之问。现在出版的《中国科学与文明》共七卷,分别为导论,科学思想史,数学、天学和地学,物理和物理技术,化学和化学技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社会背景七个部分。
接下来,梅教授指出李约瑟知识遗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李约瑟的研究范式尽管招致了包括参与写作的专家学者在内的持续不断的批评和质疑,但也引起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突出贡献是对东西文明所做出的全面而系统的比较研究,“比较文明史”是其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也是李约瑟知识遗产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中国从事具体科技史研究的学者早已不为“发明优先权”的研究观念所困,而是转向从文化传统、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去梳理中国科技发展的自身脉络,寻找研究工作的现代意义。
梅建军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回忆自己求学期间经历过“爱国主义”和寻求“发明优先权”的阶段。不过,他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中东西文化的交流及其相互影响。李约瑟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和文明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对近代科学在西欧的发生做出了贡献,这就是“百川归海”的比喻。李约瑟认为中国文明在诸多特征上不同于西方,其哲学和科学思想有其独到的特征,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或有重要的价值,因为他相信人类文明的未来必然基于一个共同的“普世科学”。这种对人类各个区域文明必将融为一体的信念将显示其持久的力量。梅教授还表达了要超越李约瑟难题的期待,李约瑟难题尽管广为人知,也特别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但就李约瑟的知识遗产而言,它仅占很小的一部分。除了已经出版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和各类文集,还有大量李约瑟的书信、日记和学术笔记有待整理和研究。
最后,梅建军教授对李约瑟研究所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李约瑟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举办的各类活动和资助项目,以及研究所目前的工作和未来的工作计划。报告结束后,梅建军教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吴培熠,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梅建军,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博士,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2014年1月起任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冶金史、科技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两部:Copper and Bronze Metallurgy in Late Prehistoric Xinjiang: Its Cultural Context and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uring Regions (独著)和Metallurgy and Civilization: Eurasia and Beyond(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