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1期报道:非主流医学中的“身体”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6-06-28
  • 1876

2016年6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1期在中关村教学楼S10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兵教授作题为“非主流医学中的‘身体’”的报告。国科大人文学院王扬宗教授主持了讲座。到场师生众多。

首先,刘兵教授讨论了“医学中身体之建构”。他先概述了“身体”研究的兴起。身体是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对身体的研究集中在“本体论层面的生理身体”与“建构论层面的社会身体”两个方面。前者建立在以化学过程为基础的还原论上,是主流的西方现代的生物学、解剖学和医学的研究对象,随着医学的发展,“身体”逐渐被简化为“一系列由某些物理化学规律掌控的器官、细胞和机制”;后者则是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主题,从历史学、人类学等角度,“身体”被认知为一种来自医学理论的建构,且这种建构并不唯一,不同的身体模型取决于不同的医学体系,而不同的医学体系则源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接着,刘兵教授展开讨论了古希腊医学与中医在“脉搏”认识方面的异同,古希腊医学重视动脉垂直起落所产生的节奏,将脉搏与悸动、颤抖、痉挛等词连用,通过“测量脉搏”以诊断心脏、肌肉、神经等状况,而中医则强调血气与皮肤平行的流动,经由“切脉”获得包括脏器在内的多种生命征象。虽然二者都以手腕为诊断部位,但得到的讯息却如此不同。类似的,中西医在“上火”、“坐月子”、“经络”等问题上也存在争议。“上火”、“坐月子”、“经络”等理念,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被多数人所接受,但在西方却不被认同。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不可见”的经络等因素并不具备物质基础,但同时解剖学也可能被质疑为“尸体的生理学”。 如同“瞎子摸象”,中西医孰优孰劣,难以简单定论。刘兵教授认为不同的理论框架、不同的认知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解释方法,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最后,刘兵教授论述了“蒙医”建构的身体模型。与主流西医不同,蒙医从三个层面认识身体:七素——食物精华、血、肉、脂、骨、骨髓、精液,构成人的物质性躯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实体;三根——赫依、希拉和巴大干,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和动力,但看不见、摸不着,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实体;阴阳五元学说是三根七素相联系的方式,也是蒙医理论下人体整体的构成和运行的基本原理。蒙医强调平衡与心灵活动对身体的影响,关注自然节律与身体的变化,但三根的“理论实体”无法被直接观察,这与现代生物医学是相矛盾的。关于蒙古族公众与专业蒙医对“赫依”的不同理解,刘兵教授也做了详细论述。

刘兵教授不仅用案例生动地讲述了中西医诸多医学理论的异同之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透析了“身体”在多种医学体系中的历史与文化建构。报告结束后,刘兵教授与师生就中西医之争中的商业利益驱动、巫医、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文/李爽,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刘兵,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15种专著,《刘兵自选集》等10种个人文集,《超导史话》等6种科普著作,《正直者的困境》等8种译著,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他报刊文章50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史与科学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