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正式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标志着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的传统节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极大鼓舞。寒假期间,人文学院高年级硕士党支部的同学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里,切身体验着传统习俗活动,并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与此同时,大家用图片与文字的形式认真记录下了所见所感。
周心怡:新的一年,我和家人用最朴素的笔墨,勾勒出最浓郁的年味,也唤起了我心底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怀念。在写福字、写对联的过程中,我从欣赏开始,去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意境之美;从尝试开始,拿起毛笔,感受笔尖在纸上流淌的触感,写下对新年的祝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
杜嘉琪:春节期间,我与家人一同观赏了村子里举办的鱼灯表演,这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不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思考。
表演开始时,人们手持鱼灯,踏着欢快的节奏表演起来,这些鱼灯造型精美,色彩鲜艳,灯光闪耀。在表演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鱼灯非遗的魅力,还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鱼灯起源于中国南方,最早是渔民为了祈求出海平安和丰收而创作的。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观看完鱼灯非遗表演后,我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非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如果我们不积极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它们就有可能永远消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非遗技艺,参与非遗活动,宣传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和欣赏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余晴晴:春节“迎春花市”是广东地区在农历新年期间的重要传统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迎春花市”远不止一场花卉交易活动,它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情感联结的纽带,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动缩影。在红火的花市中,人们既延续着千年的祈福传统,也在动态发展中书写着属于当代的春节故事。
孙皖湘:寒假期间,我与父母一同前往广西防城港和崇左进行参观。当地人们通过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传统方式庆祝新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在东兴口岸(中越两国的交界之地),我不仅领略到了边境贸易的繁荣,更见证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春节期间,口岸周围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边境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史芳祎:爆竹声中一岁除,鞭炮声声,拉开新春的大幕。春节期间,青岛市大部分地区禁燃放烟花爆竹,但姥爷在家里挂上了“赛博烟花”和“电子鞭炮”。这些产品具有与传统鞭炮相似的声效和闪光效果,却更清洁、更安全,并且可重复使用。电子鞭炮充电后使用遥控器控制,电子烟花则吸收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风尚。时代变迁,电子鞭炮以独特方式诠释着热闹的春节,不变的是人们对于春节“年味”的追求,还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李逸凡:寒假期间,我在北京科学中心担任科普志愿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很多小孩子来观展,还有一些已经工作的人,甚至是老年人们会来学习科学知识,还有个奶奶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他们也对科学知识充满热情和好奇。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清楚了“科普一线”是怎么样的,并开始思考怎么更好地做科普。为每一个热爱科学的人提供专业、有趣的科普资源,让更多人走进科学世界,用科学知识提升生活质量与生活趣味。
郭雨:寒假期间,我游览了浙江温州的百丈漈景区。温州百丈漈位于温州市文成县,是一项古老而神奇的水利工程。如今它已经成为著名景区,并融合了武侠元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春节期间,百丈漈热闹非凡,“百丈漈武侠大会——2025·江湖盛世”活动盛大开启,将武侠文化与新春佳节完美融合。
陈文焕:年味,藏在菜市场里。除夕前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关注起了粮食和蔬菜,纷纷走向菜摊,置办年货。长辈们盘算着招待亲友的菜谱,年轻人有的才发现一头新鲜生菜的价格比饭店里的白灼生菜便宜很多……总是很期待过年,想念过年,与其说因为喜欢过年时街道的人来人往、张灯结彩,不如说是喜欢大家天涯共此时、一起好好生活的样子。
何天翼:春节是“活”的春节,与之对应的十二载一循环的生肖更反映了春节本身的生命力。蛇年将至,蛇形象的多样化和多种表现形式,是春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在新街口德基广场一楼,游客们竞相在新晋蛇地标前打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记录下浅浅的喜悦。随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我们的春节一定会更有活力、更有趣味、更加深入人心。
徐惠怡:在合肥滨湖目睹打铁花与舞狮表演,我深受触动。铁花飞溅,似星河坠落凡尘,映照出传统技艺的坚韧与传承;舞狮灵动,威武间尽显民俗的灵动与活力。这些古老习俗,历经岁月沉淀,仍能以如此震撼的姿态呈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顽强生命力。它们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现代文明的浪潮中,我们更应守护这些文化瑰宝,让其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无论参与志愿服务、民俗活动还是游览名胜古迹,无论与家人、与朋友还是与自己,人文学院高年级硕士党支部的同学们都充实且有意义地度过了本次假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着中华传统节日的专属魅力,坚定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念。在此,也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与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乘风破浪,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