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
在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最新讲话精神指示下,国科大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人文学院联合党委考古教工支部于2020年12月12日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办了“理化分析技术与文化遗产研究”公众考古宣传主题活动。
作为国科大“公众考古宣传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得到了【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的鼎力支持。国科大“公众考古宣传周”除在玉泉路校区举办“理化分析技术与文化遗产研究”主题活动之外,还在雁栖湖校区举办“果壳考古进行时——考古发掘体验活动”,另有两场“石头里藏着百万年前的故事”、“中国古代铜红瓷器”专题讲座。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而考古学与生俱来就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由此也催生了“科技考古”这门学问。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自建立伊始就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有所部署,其中考古研究所(现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长期以来在考古学、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国科大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原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从2005年成立以来,立足科学院、面向考古界,积极开展前沿科技手段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研究,在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积累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制作展板集中展示理化分析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图:李敬朴)
穿越时光的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见微知著、透物见人的“微观考古学”,基于IRMS、MC-ICP-MS的同位素考古学,GC-MS与古代脂质、漆器、纸张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的“新翅膀”——串联液质、高分辨液质,基于质谱的动物考古学,古蛋白质组学,藏纸的综合研究……这些形形色色的专题以国科大考古系及兄弟单位的历年工作为主,集中展示了众多理化分析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
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韩宾博士为国科大环境专业本科生黄姹讲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古代脂质、纸张、漆器等方面的应用(图:农旷远)
公管学院、生命学院、人文学院、本科部等单位师生学习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图:朱美林 韩宾)
在了解文化遗产研究中应用的众多光谱、质谱、显微技术之余,现场的观众们也学习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和便携式红外光谱仪(pIR)的操作,并在考古系师生的指导下对携带的金银器、宝玉石、钱币等贵重物品进行分析测试。
观众排队进行pXRF和pIR测试(图:农旷远)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测试现场(图:韩宾、农旷远)
活动结束后,国科大考古系博士后韩宾老师、葛勇老师,博士研究生吕楠宁,硕士研究生李敬朴、农旷远,与工作人员朱美林同学、观众代表李明老师合影留念。
活动组织方与观众代表合影留念(图:张姹)
习总书记嘱托广大考古工作者,“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国科大考古系将遵照这一指示精神,为助力国科大“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将继续积极响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以【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为依托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文化遗产工作,以此出发“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信仰,增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欢迎大家关注!
https://m.gmw.cn/sogou/202011/26/34402202.html?from=groupmessage